地球基本磁场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9篇,会议文献有26篇,学位文献有12篇等,地球基本磁场的主要作者有安振昌、顾左文、王月华,地球基本磁场的主要机构有中国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量子传感与测量技术是实现地球深部重磁场精细化探测的颠覆性技术之一,成为国际地球物理探测装备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聚焦我国地球重磁场的量子高精度测量前沿技术布局,...
2.[期刊]
摘要: 多种地球物理方法都可单独识别断裂,仅介绍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划分断裂上的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是通过电性差异对调查区可能存在的断裂进行探测分析,通过室内数据分析及反演...
3.[期刊]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地磁日变化异常分析
摘要: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发生7.4级地震,全国地磁学科组在该地震发生前提出了地磁日变化空间相关重叠异常.本研究计算了青海玛多7.4级地震前2019~202...
4.[期刊]
摘要: 以失效卫星为代表的空间碎片受各种扰动因素影响,其旋转速度可达几到几十(°)/s.这种旋转运动给碎片清除带来困难,因此对旋转空间碎片进行消旋势在必行.电磁消旋因...
5.[期刊]
摘要: 地球内部磁场的变化时间从数月到数十亿年不等。地磁场是由液态外地核对流产生的,从而受到从地核到地幔底部热流的影响。地磁场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随机的,但是它...
6.[期刊]
摘要: 柳树在西藏广泛种植,占人工林的30.10%,发挥了固碳释氧等生态功能.以柳树为研究对象,研究柳树人工林的分布、碳累积规律及影响碳密度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
7.[期刊]
摘要: 利用最新的IGRF13的相关系数建立了地磁模型,并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中的在线WMM 2020模型进行对比.通过引入标准差和相关系数,评估自建模型的准确...
8.[期刊]
摘要: 为探索地磁长期变化中地磁急变事件的识别方法,分析地磁急变的特征,本文基于多个地磁台站子夜均值数据,利用线性拟合方法计算了地磁场X,Y和Z三个分量的年变率,对近...
9.[期刊]
摘要: 水下同步定位与构图(SLAM)由于可在未知环境下实现长时间高精度导航估计,已成为近年来UUV自主导航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在运动过程中,...
10.[期刊]
摘要: 爆炸产生的电磁场对爆炸测试有较明显的干扰,一些含金属炸药产生的电磁干扰甚至可以使设备失效,为了给出爆炸产生电磁效应的理论分析方法和特性,针对常规炸药爆炸过程中...
11.[期刊]
摘要: 针对强剩磁条件下铁磁物质反演中存在磁化方向发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了强剩磁条件下磁性目标三维正则化聚焦反演方法.对于孤立磁源,首先估计其磁化方向,然后利用磁化方向...
12.[期刊]
摘要: 文章介绍最新的第12代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12)模型,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日期,应用该模型提取和计算1997—2017年全球地磁正常场值并绘制平面分布图...
13.[期刊]
摘要: 随着宁夏至山东电网高压线路的投入运行,对河南浚县地震台的地磁观测(FHD-2质子矢量磁力仪)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的动态特征,介绍了干扰的预...
14.[期刊]
摘要: 利用云南中部地区的通海基准地磁台1985 ~2011年的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长期变化、日变幅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认识通海地磁台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
15.[期刊]
摘要: 利用2011 ~2013年南北地震带104个地磁测点3期流动地磁矢量测量的可靠资料,获得了2期该区域岩石圈磁场的动态变化.分析了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
16.[期刊]
摘要: 粒子起电问题是解决地球磁场起源中固体地球内部电流形成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引述电化学领域二相流起电机制,建立了有利于分析地球磁场起源的固体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双电...
17.[期刊]
摘要: 自然电磁场环境受到日趋复杂的人为干扰,有的地方已经严重影响地面地磁场观测,而井下地磁观测则可以大部分抑制地表干扰.但是,由于井下观测时间短,地磁场的长、短周期...
18.[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中国境内各阶非偶极子(ND)磁场,通过最新的地磁场模型 CALS10K.1b 计算了10000 BC-AD 1990年 ND 磁场在中国境内的时空及能...
19.[期刊]
摘要: 利用1957-2012年长春地磁台地磁观测数据资料对长春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规律,揭示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
20.[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大地电磁测深法(magnetotelluric,MT)对地球深部页岩气储层的探测能力,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将3000、3500、4000、4500...
1.[会议]
摘要:
2.[会议]
摘要: 笔者研究X火山岩气藏水运移规律,主要利用水体能量评价容积法、数值模拟法、动态法对水体能量进行评价,根据典型出水井水侵特征和地质情况,总结了气田产水井直线型、平...
3.[会议]
摘要: 牛顿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用时空弯曲解释;文章运用光的折射,得到运动光子受到的梯度力,是梯度力禁锢运动光子的边界,将能量和质量不可改变的光子,做微粒系统的基本粒子...
4.[会议]
摘要: 基于地球自转和地质构造学,用电磁学方法建立了全新的地球内部的电磁特性模型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并半定量的计算出产生磁场的大小。
5.[会议]
摘要: 基于Cluster 卫星簇在2001、2003、2004年期间在距地心15-19个地球半径(RE)范围内对磁尾磁场的多点同步观测,本文在GSM 坐标系下统计性...
6.[会议]
摘要: 地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主要包括主磁场的长期变化与变化磁场的短期变化,主磁场的长期变化的首要特征就体现在偶极子磁场的磁矩和方向的变化,另外偶极子磁场的变化与地磁场的...
7.[会议]
摘要: 重磁场向下延拓会放大数据中的观测误差和计算误差,以致使下延失败.正则化方法是最稳定的最优化算法之一.本文在高频信号正则化滤波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正则化...
8.[会议]
摘要: 系统给出了磁力相关成像、重力相关成像和联合相关成像的数学公式和离散实现步骤,讨论了相关成像扫描深度与扫描窗口大小的关系和扫描窗口的选择,提出了调制相关成像和自...
9.[会议]
摘要: 通过正则化向下延拓方法处理重磁资料,可实现利用位场划分垂向迭加场源体的目的.但由于Gibbs效应,干扰异常与主体异常的迭加,降低了方法本身对场源体的水平分辨能...
10.[会议]
摘要: 盆山结合部位的前陆盆地冲断带特殊的地表条件和复杂的地下地质结构使地震勘探面临一系列问题.在地质认识指导下强调采集、处理和解释的一体化是提高地震勘探成效的基本原...
11.[会议]
中国地区近八千年地磁场强度变化:山东、浙江、河北等地考古磁学研究
摘要: 本文对采自山东、浙江、河北等地的考古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及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结果显示:地磁场强度的整体变化趋势为4000BC以后呈波动变化,地磁场强度存在短期波...
12.[会议]
摘要: 目前,环境与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关心的焦点之一.与之相关的研究也在持续的深入,出现了大量有关环境与人体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但人们所关注的主要是环境污染及人工所...
13.[会议]
摘要: 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综合研究钻井、测井资料,在青阳岔一化子坪地区三叠系延长组识别出整个延长组为一完整的构造型三级层序,它以两个古构造运动面为界(SB1...
14.[会议]
摘要: 本文选用频率域的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了两个典型区域的磁异常条带的频率域特征,包括南大西洋洋中脊南纬30°S到34°S之间区域(包括0-7Ma的磁异常信息)和R...
15.[会议]
摘要: 为了避免构造指数人为选取的局限性,对复杂场源的构造指数是如何构成的问题进行深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窗口大小一定时,随着窗口越靠近某一场源中心点,反演出的深度和位...
16.[会议]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世界地磁场模型2005的概况,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卫星数据在建模中起的重要作用,在选用的卫星数据、模型磁极和离心偶极的位置与WMM2000作了重点...
17.[会议]
摘要: 针对地磁场的产生,提出了不同的猜想.地球内部温度很高,正负电荷就会发生游离.由于地球是个金属球,有个初始外部磁场的影响,可能产生地磁场.太阳不断放射出高速离子...
18.[会议]
摘要: 本文将计算机、高精度电流源(3个)、三分量磁通门磁力仪和三维亥姆霍兹线圈进行连接以尝试组建地磁场补偿模拟系统,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编制虚拟仪器面板...
19.[会议]
摘要: 本文对行星为什么都有磁偏角进行了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表明,根据地球的膨裂假说,地球的磁场是在40亿年前,地球的岩石圈被太阳磁场磁化而形成的。行星的磁极是在...
20.[会议]
摘要: 地球磁场多次发生南北(正负)磁极位置的变换,这已为大家所公认。但造成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则是迄今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难题。应用分形混沌理论对地球磁极倒转进行了分...
1.[学位]
摘要: 生物礁储层具有储量大、产量高、孔隙性好等优点,是海相碳酸盐岩中具有很大研究价值的一类储层。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储量已经成为中国已探明海相天然气储量最大的盆地,随...
2.[学位]
摘要: 大地电磁测深法自从50年代被提出以来,其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早期的一维模型,到后来的二维模型,理论研究一步步深入。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仪器设备的改...
3.[学位]
摘要: 磁层是处于地球大气最外边的部分,是由地球磁场产生的,保护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技术的提高,对于磁层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刻。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