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震动与脉动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73篇,会议文献有37篇,学位文献有27篇等,地球的震动与脉动的主要作者有万永革、王国新、谢礼立,地球的震动与脉动的主要机构有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采用个旧地震台2016~2017年记录到的2次朝鲜核试验及2次韩国天然地震的波形和背景噪声记录,通过运用测震学分析并结合频谱分析方法,对核试验、天然地震在震相...
2.[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盆地基岩倾角对盆地地表动力反应的影响,选取了一个跨度2 km,深度500 m的二维成层盆地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限元动力反应分析.以持时0.25 s的狄拉克...
3.[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盆地基岩倾角对盆地地表动力反应的影响,选取了一个跨度2 km,深度500 m的二维成层盆地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限元动力反应分析。以持时0.25 s的狄拉克...
4.[期刊]
摘要: 自Love(1911)研究了自重球体的弹性变形后,基于不同的黏弹性地球模型,许多科学家都对地震变形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发展了基于半无限空间和球形地球模型的...
5.[期刊]
摘要: 依据历史地震重演和构造类比原则对唐山地区进行潜在震源区划分,共确定出5个对研究区影响较大的潜在震源区。在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衰减关系后,将研究区网格化成...
6.[期刊]
摘要: 微动探测可以确定岩土性质差异较大的地质界面。利用微动探测方法,获取S波速度剖面,对潜江市浩口中学地下介质结构分层,并与该场地地震监测井项目的钻孔对比。结果表明...
7.[期刊]
摘要: 利用沈家台LN-3A型数字化水位仪观测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的方法,检测到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0级大地震激发的0S2~0S76基频球型自由振荡...
8.[期刊]
摘要: 基于研究区岩溶、裂隙发育及导水机理,通过二维地质地震模型正演,揭示研究区陷落柱(隐伏陷落柱)导水通道导水性的地震响应波场的运动学、动力学等属性变化特征,为利用...
9.[期刊]
摘要: 微动探测可以确定岩土性质差异较大的地质界面.利用微动探测方法,获取S波速度剖面,对潜江市浩口中学地下介质结构分层,并与该场地地震监测井项目的钻孔对比.结果表明...
10.[期刊]
摘要: 利用河北测震数字台网2009年1月-2015年5月记录到的169个ML≥2.5地震(含山区和平原)4 180条波形资料, 将河北(含北京、天津)及邻近地区作为...
11.[期刊]
摘要: 2016年4月17日,厄瓜多尔近岸沿海地区发生M7.8级强震,使得地球产生了整体的自由振荡.为提取此次大地震激发的全球自由振荡信息以及检验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
12.[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宽频带地震仪及数字化重力仪、倾斜仪在全国的广泛布设,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宽频带地震仪、重力仪和倾斜仪都能观测到一种连续的地震动信号.国内较早的工作...
13.[期刊]
摘要: 利用“5· 12”汶川地震前后三分向连续波形数据,对四川台网51个测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台站速度功率谱密度曲线及地面运动的速度记录的功率谱密...
14.[期刊]
摘要: 文章总结了九寨沟地震应急期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方面的经验,并对地震系统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建议.
15.[期刊]
摘要: Based on the Nakamura H/V spectral ratio (NHVR)method,the site response of 85 s...
16.[期刊]
摘要: 基于甘肃东南地区150个宽频带流动台站2010年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记录,通过计算台站对之间背景噪声的互相关函数并叠加得到5-10 s和10-20 s两个周期的...
17.[期刊]
摘要: We investigate the phenomenon of microseisms caused by storm and typhoon based ...
18.[期刊]
摘要: Since the digital seismic observation records to the typical earthquake, the us...
19.[期刊]
摘要: 利用河北测震数字台网2009年1月-2015年5月记录到的169个ML≥2.5地震(含山区和平原)4 180条波形资料,将河北(含北京、天津)及邻近地区作为研...
20.[期刊]
摘要: 以断层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不同结构特征及渗透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断层带各种变形过程的产生以及其对渗透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断层渗流模式及其影响,了解...
1.[会议]
摘要: 本文选取汉旺镇玉皇观地区进行地震动放大观测实验,开展了天然地震观测,研究地表地震波振幅放大情况,指出该实验区域在5-10Hz的频率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震动放大...
2.[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余震监测及数据处理,指出芦山城区普遍存在显著的表层地震动放大效应。放大主频5-6Hz之间。放大幅度多在4到12倍之问。其中L07点放大幅度甚至超过20...
3.[会议]
摘要: 衰减介质中地震波的数值模拟在地球物理学的相关领域(如地震波反演、成像、地球自由振荡研究、地震波在复杂介质中传播、勘探地震学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保结构计...
4.[会议]
2008年11月10日大柴旦6.3级地震地脉动应变场时空强前兆特征初步研究
摘要: 由于数字地震台站空间分布密度较大,信号采样率高,观测资料连续性和稳定性较高,本文以73个台站组成的青海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脉动观测资料为基础,对观测资料进...
5.[会议]
摘要: 地球自由振荡是指地球局部受到某种因素激发时,地球整体产生的连续振动,如在受到大地震、火山爆发或地下核爆炸的激发后,会发生整体的振动,并能持续一段时间.利用大地...
6.[会议]
摘要: 基于平稳地震动过程的过滤白谱功率谱模型,提出一种能够实现时变谱能量描述的完全非平稳时变功率谱参数化模型,并通过参数识别获得具有工程意义的模型参数.采用基岩滤波...
7.[会议]
摘要: 本文研究地震动速度时程和位移时程的构成.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表示成正弦级数并对其积分,给出速度通项构成的地震动速度时程的计算公式.积分上述地震动速度时程,给出位...
8.[会议]
摘要: 近场地震动中速度脉冲周期的确定受高频成分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为消除高频成分的影响,假设脉冲幅值恒等于地震动峰值速度,采用简化的脉冲数学模型对地震动速度时...
9.[会议]
摘要: 对汶川Ms8.0级地震主震近场范围地震动进行模拟.模拟采用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有限断层地震动随机合成方法,即,每个子源的震源谱拐角频率与该子源被触发时已破裂的...
10.[会议]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球自由振荡的基本特征,其次列举了影响地球自由振荡频谱特征的地球内部结构因素,最后指出数值模拟自由振荡现象,本质上就是求解满足适当初值条件的地球...
11.[会议]
摘要: 对分层填筑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试验区进行地脉动测试,提出了地脉动数据有效性判别的方法,明确了使用h/v方法处理地脉动数据的步骤.使用功率谱代替傅里叶谱执行h/v...
12.[会议]
摘要: 通过对西安两个区域(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市区东西与南北轴线)进行长周期地脉动观测,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到西安地区地下构造固有频率特性,进而推断出观测区地下软土层厚...
13.[会议]
摘要: 地脉动台阵观测作为一种低成本的剪切波速度构造探测方法,预计将在中国地震灾害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地脉动台阵观测中长周期信号的特征以及中国长周期地脉动的特...
14.[会议]
摘要: 本文基于东北地区24个宽频带地震仪垂直分量连续观测记录,利用噪声干涉测量的方法提取了该地区存在的地脉动信号,并结合信噪比分析和归一化能量流方法研究了该地区两类...
15.[会议]
摘要: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地震动反应分析中,除输入地震动特征对其有直接影响以外,地表下基岩地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为松散覆盖土层与基岩介质的动力特性相差悬殊,基岩地形...
16.[会议]
摘要: 地震动非平稳特性对结构响应有重要影响.通过讨论地震动特性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建立地震输入对结构影响的近似定量关系.通过分析对地震动强度非平稳特性的描述...
17.[会议]
摘要: Arias Intensity与地震动能量相关,是描述地震动总强度的参量,可以很好地表征地震引起的滑坡、砂土液化、结构破坏的情况.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
18.[会议]
摘要: 由于大震复发周期较长,很多区域较难遇到,所以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开始关心近场中强震的破坏.中强地震的地震动模拟主要受到断层破裂面上距场地近的、局部的有限部分影响...
19.[会议]
摘要: 以华北地区典型中硬工程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等效线性方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研究中硬场地对不同地震环境地震动反应谱的影响.采用地震危险性确定性分析方法...
20.[会议]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地震近断层KATNP台记录长周期地震动特征
摘要: KATNP是由USGS布设在尼泊尔首府加德满都的强震台,距震中59.9km,断层距13.9km,该台记录到了此次地震较好的三分量波形,这也是截至目前尼泊尔境内...
1.[学位]
摘要:
本文建立了新疆天山地区加速度峰值衰减关系。根据新疆天山地区地震动研究特点,本文从数据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以下工作。
在数据方面,本文收集了新疆天山地...
2.[学位]
摘要: 地脉动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地球物理信息。它是由随机振源(包括自然因素,如地震、风振、火山活动、海洋波浪等;人为因素,如交通、动力机器、工程施工等)激发并经场地...
3.[学位]
摘要: 地震背景噪声(seismic ambient noise)为地震记录图上除事件型信号之外的、普遍存在的持续不断的背景波形,记录的是地球内部及其表面微弱的、持续...
4.[学位]
摘要: 地脉动(~0.05-0.5Hz)主要分为单频地脉动SF(Single-frequency,~0.05-0.12 Hz)和倍频地脉动DF(Double-freq...
5.[学位]
摘要: 地震作为巨大自然灾害之一,它的突发性和随机性总是让人们措手不及,使人们的精神和身体遭受巨大的痛苦。在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地震造成的。而地震的...
6.[学位]
摘要: 地脉动测试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场地土特性的研究中,为建筑抗震设计以及选择基础结构和埋深提供资料和依据,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测试工作...
7.[学位]
摘要: 我国正在筹备“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工程”建设,将新建大量的地震动观测台站用于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其中地震烈度仪的建设将超过1万台。由于地震烈度仪价格...
8.[学位]
摘要: 合理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中工程场地的地震动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关键,近年来提出的两步随机经验格林函数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功模拟了一些地震的地震动,但是该方法...
9.[学位]
摘要: 我国具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而我国南海位于环太平洋沿岸地震带,地质构造活跃,地震频发。研究南海俯冲带地震的特点以及建立该区...
10.[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强震动观测记录数据库有了大幅扩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重大工程抗震设防对宽频带地震动输入的迫切需求。然而,对于地震频发、强震动观测记录少的地区,宽频带...
11.[学位]
摘要: 基于地震动时程记录、震源破裂过程和场地模型的近断层强地震动模拟方法是目前估计地震动输入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岩土地震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大部分建筑自振周...
12.[学位]
摘要: 地震是人类经常遭受到的自然灾害,强烈的地震总是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局部不规则地质构造和局部不规则地形作为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对地面运动具有重要...
13.[学位]
摘要: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具有显著影响,是确定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地面运动(地震动)...
14.[学位]
摘要: 自2008年中国数字台网中心运行以来四川省发生了多次强烈地震,不仅为我国提供了很多高质量的固定台站记录,还贡献了很多近场的流动台站记录,为我国研究四川地区的地...
15.[学位]
摘要: 随着全球滨海经济带的不断开发和建设,滨海区域逐渐地成为了人口集聚地和社会经济中心,这些地区的抗震设防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滨海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板块机制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