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位角变化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篇,会议文献有3篇,学位文献有4篇等,方位角变化的主要作者有廖德春、钱昌夏、顾震年,方位角变化的主要机构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钱德勒摆动和周年极移参数多历元1965.0到1985.0的逐年变化
摘要: 文中建议了一种新的付里叶变换反卷积方法.这种方法在频域有极高的分辨率,利用较短时间资料,便可求出对应于平均时刻的各个谱峰的周期,振幅及位相等数值. 文中对国际...
2.[期刊]
摘要: 本文作者利用全球近300个气象台站的月降水量及月均温度资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给出的全球陆地径流系数,Lamb和Van Hylkama求出的陆地...
3.[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Harvard目录中1977-1994年间的地震有关参数,及Dahlen计算的地震引起地球惯量矩的变化有关公式,得到由地震引起的极移要比观测值小于2个...
4.[期刊]
摘要: 用非线性动力学原理和非线性振动方法,结合Chandler摆动的时间序列反演,证实了Chandler摆动的衰减能量是由周年激发的非线性共振所补充的。由高布锡归算...
5.[期刊]
摘要: 在已有的Chandler摆动非线性共振激发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微小的非线性项,得到不可忽略的非线性分岔解。实际上,Chandler摆动方程是可用线性阻尼非线性平...
6.[期刊]
摘要: 为了减弱厄尔尼诺现象对极移预报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拟合序列长度进行极移预报,研究表明:适当延长拟合序列长度至17~19年,可以更好地反映极移趋势,提高厄尔尼诺...
7.[期刊]
摘要: 本文给出用IRIS观测归算的1984年11月至1987年3月的世界时和地极坐标系列(PUSHAO)。归算中,改进了钟模型的选择方式、对流层中性大气延迟模型和射...
8.[期刊]
摘要: 本文对JYD1962-1986年的地极坐标值X、Y用6年滑动平均法求得其平极的长期分量X0、Y0。并以BIH的地极从价值系统为基准,对JYD系统的长期稳定性进...
9.[期刊]
摘要: 本文将JYD地极坐标系统的长期分量x0、y0与BIH、CSR系统的x0、y0作了比较,关对前者的相对长期稳定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JYD、BIH两种地极从...
10.[期刊]
摘要: 本文比较了1962.0-1979.0期间ILS和BIH的地极座标,求出了ILS的极点及其纬度观测站对于BIH系统在此期间的长期漂移,结果表明ILS 极原点对...
11.[期刊]
摘要: 1984年开始,天文计算中采用FK5基本星表和新天文常数,这些变动直接影响了经典光学仪器观测确定的地极坐标。本文论述基本星表和天文常数变动后,对1953-19...
12.[期刊]
摘要: 本文对瞬时极的移动速度用自回归谱估计的Marple算法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瞬时极的移动速度可能存在着2386.天(6.5天)、1168.9天(3.2年)...
13.[期刊]
摘要: 本文采用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测定的均匀极坐标序列及日本气象局(JMA)提供的大气激发函数赤道分量而求得的激发极移序列来研究它们的半年振荡变化。两种序列...
14.[期刊]
H37地极坐标序列的低频变化及其与POLE95相应结果的比较
摘要: 利用依巴谷暂定星表(H37)为统一参考架解算出的地极坐标序列的POLE95序列,分析了地极价值的长期变化、Markowitz变化和其它低频变化。从两个序列得到...
15.[期刊]
摘要: 基于冰期后地壳反弹理论,采用地球上4个最大冰帽的参数,计算了最近21000年以来冰帽的融化对地球惯性张量的影响,得到理论和长期极移方向为西经74°2。现代空间...
16.[期刊]
摘要: 利用傅里叶谱分析、数字滤波器、小波变换分析对重新处理的1899.7至1992.0年相对于H37参老系的最新均匀极坐标序列Pole37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
17.[期刊]
摘要: 用1984-1999年期间的地极坐标序列和两个大气角动量序列。分析了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Chandler摆动周期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
18.[期刊]
摘要: 用1984~1999年期间的地极坐标序列和两个大气角动量序列,分析了不同Chandler周期和品质因子Q的取值对Chandler摆动观测激发的功率谱密度,以及...
19.[期刊]
摘要: 欧拉角是实现具有公共坐标原点和尺度的2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之间坐标转换最方便的方法.基于选择的欧拉角,给出了地球相对空间姿态的运动学方程.同时,基于非旋转原点(N...
20.[期刊]
摘要: 太阳影子定位技术是通过分析物体的太阳影子变化,确定影子所在地点和日期的一种方法.通过建立影子长度变化模型,根据杆长与太阳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太阳影子与当地...
1.[会议]
摘要: 地球瞬时自转轴相对于地球表面或历元平极的运动,即为极移(polar motion,简记为PMX、PMY),极移反映了地轴方向相对于地球本体的变化,在地球自转研...
2.[会议]
摘要: 根据宋晓东等的地球内核差异旋转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月球的轨道运动能将其角动量转移给地球内核,太阳系星球(尤其是木星)轨道运行中对月球的摄动会影响月球的轨道运动,...
3.[会议]
摘要: 本文采用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LS-SVM)对极移序列预...
1.[学位]
摘要: 地球自转参数是实现天球坐标框架和地球坐标框架相互转换的必要参数。极移参数作为地球自转参数的一部分,受多种不确定激发源的影响,其趋势项和各个周期项都具有时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