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304~439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00篇,会议文献有4篇,学位文献有53篇等,十六国(304~439年)的主要作者有李海叶、刘东升、吴洪琳,十六国(304~439年)的主要机构有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秃发利鹿孤是南凉的第三任统治者,虽然他在位时间仅有三年,但是他的统治上承秃发乌孤,下启秃发傉檀,在南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秃发利鹿孤在秃发乌孤政权建设的基...
2.[期刊]
摘要: 魏晋十六国时期是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分期,十六国政权中以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最为强大,这也是自西晋以来,最有希望再造统一的民族政权。前秦面对疆域内民族众多的情况...
3.[期刊]
摘要: 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在十六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政权呈现出对汉族文化学习与模仿的特点。从昌黎时代起慕容氏统治者开始逐步改变鲜卑族原始的信仰,转向两汉时期神...
4.[期刊]
摘要: “玉玺”是秦汉帝王实现皇权传承的主要政治凭证,也是历朝历代宣示正统性和合法性最重要的凭信。西晋灭亡后,五胡乱华,北方政权林立,频繁更替。各政权对秦汉魏晋以来一...
5.[期刊]
五胡政权对儒家文化的认知与接受——以后燕君臣关于儒圣和忠德的讨论为例
摘要: 五胡十六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大迁徙、大碰撞、大融合时期。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文化的融合是其中主要内容。少数民族统治者在接受儒家文化过程中,有一个...
6.[期刊]
摘要: 十六国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石勒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胡与汉的身份认定与共同体建立之间产生的悖论.石勒为了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发展,通过国号的选择、改名运动、推崇佛教来...
7.[期刊]
摘要: 十六国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石勒面对的主要问题是胡与汉的身份认定与共同体建立之间产生的悖论。石勒为了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发展,通过国号的选择、改名运动、推崇佛教来...
8.[期刊]
摘要: 南凉政权地处河湟一隅,享国日浅,对外民族交融与互动形式主要有争战、臣服、结盟和经济交往等.南凉的对外攻伐,以掠夺人口和财物为旨归,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南凉对外的...
9.[期刊]
摘要: 秦州对于西秦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西秦通过外交手段制造机会,动用武力占据秦州;并通过设置新郡、削弱地方势力、拉拢豪族、迁徙人口、推崇佛教等一系列措施巩固对秦州的统...
10.[期刊]
摘要: 一、學術史回顧與問題提出劉乂案是指漢國擁有一半氐人血統的劉乂被劉聰子劉粲及其黨羽誣殺的政治事件,這一事件導致匈奴與氐人聯盟瓦解,漢國由盛轉衰。吕一飛最早揭示劉...
11.[期刊]
石勒“趙王元年”與慕容儁“燕王元年”——從“春秋列國故事”看十六國前期政權的正統化
摘要: 一、中國中古的"時間"與攣鞮氏血統的終結五胡十六國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歷史的一環,它與漢人正統政權晉、宋相始終。華北諸民族政權戰和不一,作爲"無法維持的中心"...
12.[期刊]
摘要: 西晋末年,北方地区各少数民族趁"八王之乱"在陆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中石勒建立的后赵所采取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措施值得借鉴.石勒对待汉族士人的态度前后有所不同,...
13.[期刊]
摘要: 前秦在十六国时期作为北方最为强盛的政权之一,曾一度统一了整个北方中原地区.前秦氐族受中原文化影响较深,不论是教育文化方面还是行政机构设置上,基本都是效仿东汉建...
14.[期刊]
摘要: 苻坚的儒家德政理念,缓和了北方的民族矛盾,使前秦王朝的统治获得了正当性认同.然而苻坚德政思想却与时代格格不入,前秦王朝也最终在异民族的冲击下覆灭.事实上,在民...
15.[期刊]
摘要: 十六国时期,五胡入主“中国”,而晋室则僻居扬越.为与东晋争正朔,五胡王朝依托中华传统的夷夏互变、地域以别华夷理念,自居“中国”以示五胡居“中国”而变为华夏;以...
16.[期刊]
摘要: 东晋义熙三年(407)十一月,南凉、大夏之间发生的"阳武之役",是十六国后期影响西北政治格局变动的一次重要战役.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后,基于对付后秦的政治考虑,选...
17.[期刊]
摘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与汉族及氐族、羌族、匈奴族、鲜卑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了联系.秃发鲜卑迁往河西地区后,在与汉族不...
18.[期刊]
摘要: 前仇池国为两晋十六国时期氐族杨氏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当南北冲要之地,物产丰富,又逢乱世,前仇池国能得以崛起、建国、发展,并延续国祚近八十年。而在发展过程...
19.[期刊]
从地缘关系的重层构造看十六国后期统一趋势的形成——以五世纪初河陇雍朔的地缘政治为中心
摘要: 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各区域间的地缘关系制约着各族群、各政权的独立发展,使分裂割据之局难以长期维系。在五世纪初河陇雍朔的地缘政治中,关中的后秦与朔方的赫连夏围绕着...
20.[期刊]
摘要: 羯胡石勒早在319年已脱离屠各刘氏,独立称王,但迟至330年才正式称帝。其霸业稽延10年之久,除受制于前、后赵东西对峙的局面外,在政治上亟需构建自身统治合法性...
1.[会议]
摘要: 成汉为两晋之际巴氐李氏于巴蜀地区所建政权.李氏作为一个具有一定“蛮夷”特征的“外来集团”,如何平衡巴蜀区域内各方关系并构建其政权是成汉国家兴亡的关键.张炜《试...
2.[会议]
摘要: 十六国又被称为五胡乱华的时期,十六国各国多以某部族为核心集团,已经是学界的共识.汉赵是十六国的第一个国家,其核心部族五部匈奴又与秦汉以来的匈奴有密切关系,因此...
3.[会议]
是“天降jiàng单于”,还是“天降xiáng单于”——天神观与汉匈政治关系的一个审视点
摘要: “单于天降”中的“降”是个多音字,关于“降”的读音和释义目前有两种不同意见:一、读jiang,意为诞生;降生。“单于天降”反映了匈奴的天命思想,上天诞生单于,...
4.[会议]
摘要: 本文是关于南匈奴汉化的问题研究,文章主要从南匈奴文化的辨识、南匈奴墓葬的分期与特征、南匈奴迅速汉化的原因探讨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展开介绍。
1.[学位]
摘要: 敦煌地区自汉初纳入中央版图起,中原人口开始大量入迁。因地处西北边疆,中央难以进行直接有效的管辖,大批外来家族发展成为敦煌的地方大姓势力。汉至魏晋时期,敦煌地区...
2.[学位]
摘要: 自汉代以来,众多少数民族出于自愿或被征服的原因,纷纷内迁,接受中原王朝的管理。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大部分少数民族虽聚族而居,但与曾经“华在中原,夷守四方”的关...
3.[学位]
摘要: 论文主要从动态变迁角度来研讨十六国时期的疆域问题。全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分国考证他们疆域变迁的过程,下编力图探究十六国疆域变迁的规律。就上篇而言,本文借助实证...
4.[学位]
摘要: 从西晋的永嘉之乱至隋统一全国,中国在这一段时间内经历了长期的内战,显然在许多史书中把这场战乱的起源放于五胡乱华,但这同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重要的一次整合期。大量...
5.[学位]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渤海封氏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家族发展的整体面貌。渤海封氏出自姜姓,后以封地为氏,封父是其得姓始祖。渤海封氏于西周或东汉时期迁入渤海蓨县,之后世代居住于...
6.[学位]
摘要: 上党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魏晋南北朝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党地区的具体剖析,论述了上党郡的建置和历史沿革,并通过详细了解十六...
7.[学位]
摘要: 作为一个独立的封建政权,南燕国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短暂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频繁更替,是一个军阀割据称雄的时代.尽管其统治时间极其短暂,但在魏...
8.[学位]
摘要: 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风起云涌,广泛活跃在黄河以北,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而其中鲜卑族建立的政权占十六国时期政权的近一半,除了由...
9.[学位]
摘要: 后赵、前燕、前秦是十六国时期分别由羯族、慕容鲜卑、氐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三个政权都对中原地区进行过统治,为了更好的进行统治,三个政权都实行了带有汉化成分的...
10.[学位]
摘要: 魏晋之际,鲜卑慕容部在其首领莫护跋的率领下,迁入辽西,定居大棘城之北,逐渐沾染华风。此后,慕容部多次与西晋王朝产生冲突,元气大伤,被迫迁往辽东北部。慕容廆嗣位...
11.[学位]
摘要: 西晋末年,秦雍六郡流民南下入蜀,建立成汉政权。流民和巴蜀土著的关系,是影响成汉政权存亡与巴蜀局势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时期,侨旧为维护自身利益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双...
12.[学位]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文化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地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燕赵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燕国文化和中山国文化在存在许多相同之处的同时还存在...
13.[学位]
摘要: 自东汉以来,大量游牧民族以各种方式内迁,到西晋末年,内迁人口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形成割据势力。值八王之乱爆发,严重削弱了晋王室的力量,各个少数民族首领们乘...
14.[学位]
摘要: 永嘉之乱爆发,晋室土崩,中原扰攘,北方汉人大举南迁,五胡相继入主中原,建立了数个以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自淝水之战后,代北拓跋逐渐强大,继...
15.[学位]
摘要: 后凉政权是十六国后期氐族吕光在河西地区建立的地方性割据政权。淝水战后,前秦政权统治土崩瓦解,北方地区出现了割据纷争局面,河西地区走向独立发展道路。苻坚派遣吕光...
16.[学位]
摘要: 魏晋南北朝正值三省制的过渡发展时期,在此期间的十六国受中原政权的影响,也设置了三省制度。在三省的制定上,它们不仅模仿汉、魏、晋等中原王朝,而且也相互学习、影响...
17.[学位]
摘要: 河西卢水胡自汉代兴起,约前凉时期沮渠氏获封北地王。沮渠蒙逊父亲法弘任前秦中田护军。后凉中田护军任职者马邃亦可能为卢水胡人,沮渠氏与马氏不和。沮渠蒙逊建立沮渠氏...
18.[学位]
摘要: 汉赵政权是匈奴贵族刘渊在西晋日趋衰败、各地流民纷纷起义的反晋浪潮中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汉赵政权的建立本身就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从建立之初就爆发...
19.[学位]
摘要: 氐族,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而氐族符氏建立的前秦政权在其发展史上是突出代表,并且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