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乐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7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17篇等,电子乐曲的主要作者有伍时旺、吴远雄、梁英,电子乐曲的主要机构有包头市九原区文化馆、同济大学电影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2.[期刊]
摘要: 双排键电子琴又称之为电子管风琴,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电子管风琴具有音域广,演奏风格多变等诸多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本文通过对双排键电子琴作品《荒野...
3.[期刊]
摘要: 本文从分析中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出发,介绍认识电子琴,并阐述中老年人为什么要学习电子琴以及应采取何种与年龄特点相符的练习方法来学好电子琴,学练电子琴的社会意义。
4.[期刊]
摘要: 中国电子音乐作品数量逐年递增,这些作品在继承了西方电子音乐作曲的技术与审美的同时,加入了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元素,发展出了电子音乐中的中国流派.中国作曲家从现代...
5.[期刊]
摘要: 微型计算机能演奏音乐,然而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曲谱”,即必须用一种特定的语言记谱。对于简谱,计算机是无法识别的,这对我们想随心所欲地演奏自己喜爱的乐曲是很不方...
6.[期刊]
摘要: VJ是近年来派对文化中十分盛行的一种音乐现象.本文从完整VJ视频系统的构成、VJ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制作VJ视频的软件和技术手段以及VJ现场演奏的魅力与...
7.[期刊]
摘要: 在当今社会,艺术的本质不是科学,但是科学也绝不会成为艺术的破坏者或者艺术发展的桎梏,反而拓宽了艺术的创作和研究思路,给艺术创作和研究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广阔的空...
1.[会议]
摘要: 数字时代新技术媒体的发展,对音乐创作的观念、技术、生产、消费等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一、音乐创作素材.网络环境下为音乐创作提供了电...
1.[学位]
摘要: 《无极》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成功的电子音乐作品,独特的创作手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入手,对作品的结构、电子音乐技术手段、声场设计特性和作品审...
2.[学位]
摘要: 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如何优化新媒体实时交互电子音乐的作品方案,使作品能够克服演出成功率低、软硬件设置繁琐、难以再次上演、再创作潜力薄弱等问题。笔者从新媒体实时交互...
3.[学位]
摘要: 双排键的编曲课程是其专业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入学习双排键演奏与创作的关键环节,是通往双排键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是摘取音乐皇冠上绚烂珠宝的有效途径。对编...
4.[学位]
摘要: 少儿音乐教育是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电子键盘乐器的领导者—双排键电子琴逐渐受到人们...
5.[学位]
音乐风格定义下的电子合成器创编与演奏方式探析——以个人演奏音乐会作品为例
摘要: 本论文在不同音乐风格的背景下,以个人演奏音乐会中的作品为案例,探索以电子合成器为中心的数码键盘创编与演奏方式。其中,笔者力求总结出不同音乐风格定义下的音序创编...
6.[学位]
摘要: 《kontakte》是施托克豪森电子音乐创作优秀的代表作,也是施托克豪森的实验性电子音乐从观念到技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本论文选择施托克豪森的代表作品《konta...
7.[学位]
摘要: 自1876年电子音乐元年开始,随着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与不断创新,电子音乐的创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巧的革新引导了电子音乐的快速发展,电子可以模拟自然界的任...
8.[学位]
摘要: 《少年之歌》是施托克豪森极富代表性的一部电子音乐作品,反映了这位大师的宗教人文情怀和他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不仅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至今仍可称得上是电子音乐中...
9.[学位]
摘要:
双排键电子琴是一种较新的乐器,能给学习者很大的探究空间。
在本文中笔者针对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技法--“模拟”和“协调”进行探究。其中“模拟”是指对...
10.[学位]
无形的终极旅程——坂本龙一装置影音作品《生命:流动,不可见,不可闻》研究
摘要: 本文以日本作曲家坂本龙一和摄影家高谷史郎合作创作的装置影音作品《生命:流动,不可见,不可闻》(Life:fluid,invisible,inaudible)为...
11.[学位]
摘要: 电子音乐作为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其明确的含义和通用的称谓,Electro Acoustic Music是特指“专业化”的现代电子音乐。电子...
12.[学位]
摘要: 在计算机音乐历史长廊中的漫步中,使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计算机音乐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艺术,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音乐艺术和电子技术的高度结合,使这门艺术成为现代音乐领域...
13.[学位]
摘要: 在20世纪多样而广阔的现代音乐创作实践中,新兴而迅猛的的电子音乐对人类音乐生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电子音乐创作的迅疾发展,呼唤着与之配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但...
14.[学位]
摘要: 本文借用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沈恰于1982年发表的一篇题为《音腔论》的学术论文中的部分观点,诸如关于中国传统音乐中“音腔”的概念、“音腔”的自身结构、“音腔”的主...
15.[学位]
理论的渐进—通过对不同时期两个版本的电子音乐部分的比较看作品《吟》所体现的创作理念
摘要: 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吟》新旧两个版本电子音乐部分的比较分析,探索作曲家在不同时期的电子音乐创作中音乐理念和技术理念的变化发展,及其在电子音乐创作中所形成的基本...
16.[学位]
摘要: 随着社会的电子化趋势不断发展,也影响着音乐领域众多乐器的发展和改良。双排键电子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来源于管风琴的电子化。由于它拥有两组上键盘和一组脚...
17.[学位]
摘要: “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是通过电子设备和电子手段生成或处理加工的音乐”。它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和音乐标志,以电子科技手段为技术平台和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