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 >名词的“格外”功能——格形态的超范畴扩展
【24h】

名词的“格外”功能——格形态的超范畴扩展

机译:名词的“格外”功能——格形态的超范畴扩展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本文以库藏类型学显赫范畴的观念讨论人类语言格形态的功能扩展问题,着重探讨格形态超出格范畴的以下功能:1)“近格附名功能”,即通常依托名词、跟格范畴关系较近的功能,如指称、信息地位;2)“远格附动功能”,即通常依托动词、跟格范畴距离较远的功能,主要有时体范畴;3)非范畴功能,即跟特定词项相关、比较离散的功能.涉及语言有拉丁语、日语、韩语、芬兰语、羌语、苏龙语、普米语和汉语西北方言等.格形态的跨语言功能表现再次展示了显赫范畴强大而多样化的扩张力以及背后“物尽其用”原则的作用.这类扩张经常基于格形态使用中的范畴限制,由此衍生出寄生范畴,并不基于直接的语义-认知关联;也有些则有基于转喻等语义-认知关联的引申机制.
机译:本文以库藏类型学显赫范畴的观念讨论人类语言格形态的功能扩展问题,着重探讨格形态超出格范畴的以下功能:1)“近格附名功能”,即通常依托名词、跟格范畴关系较近的功能,如指称、信息地位;2)“远格附动功能”,即通常依托动词、跟格范畴距离较远的功能,主要有时体范畴;3)非范畴功能,即跟特定词项相关、比较离散的功能.涉及语言有拉丁语、日语、韩语、芬兰语、羌语、苏龙语、普米语和汉语西北方言等.格形态的跨语言功能表现再次展示了显赫范畴强大而多样化的扩张力以及背后“物尽其用”原则的作用.这类扩张经常基于格形态使用中的范畴限制,由此衍生出寄生范畴,并不基于直接的语义-认知关联;也有些则有基于转喻等语义-认知关联的引申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