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文期刊>儒藏论坛 >《法言》“或问”背后的人与思
【24h】

《法言》“或问”背后的人与思

机译:《法言》“或问”背后的人与思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扬雄仿《论语》而作《法言》,但二者之间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在《论语》里,向孔子发问者的身份大抵是确定的,有孔门弟子,亦有君大夫,他们对孔子之道是有体认的。而《法言》里向扬雄发问的人的相关信息是隐去的,概称之以''或人''。''或人''之所思是世俗的价值追求,如长生、富贵之类。''或人''对儒家圣人之道的义理不甚理解,对儒家是否切用于现实有所怀疑。因此在扬雄所宣讲的圣人之道与''或人''之间需要沟通的桥梁。儒家于不同的社会大众有不同的教法,而扬雄不取''神道设教'',一扫附于经学的种种杂芜,径以德教为说直面大众,是扬雄之志也。
机译:扬雄仿《论语》而作《法言》,但二者之间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区别。在《论语》里,向孔子发问者的身份大抵是确定的,有孔门弟子,亦有君大夫,他们对孔子之道是有体认的。而《法言》里向扬雄发问的人的相关信息是隐去的,概称之以''或人''。''或人''之所思是世俗的价值追求,如长生、富贵之类。''或人''对儒家圣人之道的义理不甚理解,对儒家是否切用于现实有所怀疑。因此在扬雄所宣讲的圣人之道与''或人''之间需要沟通的桥梁。儒家于不同的社会大众有不同的教法,而扬雄不取''神道设教'',一扫附于经学的种种杂芜,径以德教为说直面大众,是扬雄之志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