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外文期刊>医药前沿 >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经验体会(附116例报告)
【24h】

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经验体会(附116例报告)

机译: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瘤切除术经验体会(附116例报告)

获取原文
获取原文并翻译 | 示例
           

摘要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后纵隔肿瘤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16例后纵隔肿瘤患者经VATS治疗的临床资料,男69例,女47例,年龄5~71岁,平均年龄41.2岁,肿瘤平均最大直径3.56cm.所有患者均施行VATS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在全身麻醉下施行,通过3个套管切口完成,如需中转开胸,则延长前侧切口至6~10cm.打开纵隔胸膜后,沿包膜外剥除肿瘤,蒂部的血管神经分别进行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270min(83.20±31.40min),术中出血量10~1300ml(142.20±113.7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10d(2.40±1.76d),术后住院时间2~14d(5.26±2.22d).中转开胸手术10例,中转开胸率8.62﹪.术后病理诊断:神经源性肿瘤101例,囊肿10例,畸胎瘤2例,上皮低分化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低度恶性肌纤维组织来源的肉瘤1例.术后随访101例,随访时间4~84个月(46.2±22.3个月),失访15例(12.9﹪).无复发或因肿瘤导致死亡患者.结论 VATS是目前治疗后纵隔肿瘤的有效术式,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机译: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后纵隔肿瘤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05年10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16例后纵隔肿瘤患者经VATS治疗的临床资料,男69例,女47例,年龄5~71岁,平均年龄41.2岁,肿瘤平均最大直径3.56cm.所有患者均施行VATS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手术在全身麻醉下施行,通过3个套管切口完成,如需中转开胸,则延长前侧切口至6~10cm.打开纵隔胸膜后,沿包膜外剥除肿瘤,蒂部的血管神经分别进行处理.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270min(83.20±31.40min),术中出血量10~1300ml(142.20±113.70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2~10d(2.40±1.76d),术后住院时间2~14d(5.26±2.22d).中转开胸手术10例,中转开胸率8.62﹪.术后病理诊断:神经源性肿瘤101例,囊肿10例,畸胎瘤2例,上皮低分化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1例,低度恶性肌纤维组织来源的肉瘤1例.术后随访101例,随访时间4~84个月(46.2±22.3个月),失访15例(12.9﹪).无复发或因肿瘤导致死亡患者.结论 VATS是目前治疗后纵隔肿瘤的有效术式,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著录项

  • 来源
    《医药前沿》 |2013年第003期|53-5354|共2页
  •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福建福州 3500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福建福州 3500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福建福州 3500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福建福州 3500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福建福州 350004;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福建福州 350004;

  • 收录信息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手术(外科)疗法;
  • 关键词

    后纵隔肿瘤; 电视胸腔镜手术; 安全性; 有效性;

    机译:后纵隔肿瘤;电视胸腔镜手术;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 外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