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画报》 >德州黑陶:土与火的艺术绽放

德州黑陶:土与火的艺术绽放

         

摘要

正河水一路向南。京杭大运河离开沧州南缘的吴桥,很快就来到了河北与山东毗连的德州。德州境内运河原为汉代屯氏河,属黄河下游一段故道,隋代称永济渠,1272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开通了会通河,从此称其为大运河。德州一度成为沿河四大漕运码头之一,并于明永乐年间成为全国33个经济重镇之一。当时城内"车舟所会,名士所经,食货集散",是通往北京最重要的水陆要冲。明朝学者程敏政曾在《德州舟中》诗文中有这样的描写:"出逢漕中来,入逢漕中去。联樯密于指,我舟无着处。"反映了当时德州运河码头漕粮船挤、游人如织的漕运盛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陶器的品种繁多,在陶艺历史的记载中,黑陶的制作工艺始终是一个谜。黑陶文化又称龙山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的父权制度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