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长江文明》 >长江上游汉代龟承熊陶灯及相关问题研究

长江上游汉代龟承熊陶灯及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龟承熊陶灯是长江上游东汉晚期颇具地域特色的墓葬明器之一。它最早出现于雅安一带,然后沿长江及其支流由北向南对外流通与传播。它不仅对乐山西王母陶灯的制作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而且在云南水富和重庆巫山等地还出现了模仿器物。其流通的背后应该反映的是人群移动,尤其是移民现象。它的文化内涵与西汉中晚期的龟承朱雀铜灯和铜熏炉一样,有表达顺遂阴阳、生死之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