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艺术大观》 >明末“波臣派”肖像画研究

明末“波臣派”肖像画研究

         

摘要

中国肖像画自古以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后期山水、花鸟的兴起使得人物画有衰退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画馆林立,出现了一大批本土化的优秀作品。到晚明曾鲸的出现,迎来了肖像画事业的空前繁荣,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流派——“波臣派”。“波臣派”肖像画画风多样,在人物造型的表现上能做到形似酷肖,“旨在人像”,提倡写生,同时兼顾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和人格特征,从而以求达到神形兼备的画面效果。在技法上“墨骨法”与传统手法不同,用淡墨晕染出五官凹凸,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影响画坛两个多世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