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大学课程新使命:再造知识发现、加工与传播的连续体

大学课程新使命:再造知识发现、加工与传播的连续体

         

摘要

当代高等教育多样化、知识发现与传播的主体分化、新知识对"高深学问"的背离以及知识的民主化进程等,导致一直存在于大学的知识发现与传播的连续体瓦解.再造知识发现与传播连续体是人类知识进步的保证,是大学应有的社会责任,自然内生为当代大学课程研究的使命,其必要性来自构成知识世界秩序、奠基学科累积制度、呈现科学研究范式、彰显高深知识品质四个方面.大学课程研究完成此使命的学术逻辑,在于借助知识加工过程,建立知识发现与传播的主体关联,恢复学科的权威性,重建知识的结构化和系统性,并对"高深知识"进行辩护.合法化叙述、结构化组织与生命化赋权是知识连续体的外在表征,也是当代大学教授的职责,由此带来教授学术专业的当代转型,具体方向包括教授即教师、科研即综合学术、教学即课程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