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求实》 >和谐社会的和谐思维

和谐社会的和谐思维

         

摘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1]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对我国的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指导性设计,进一步充实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著录项

  • 来源
    《求实》 |2011年第z2期|219-220|共2页
  • 作者

    杜生民;

  • 作者单位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