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时代建筑》 >商港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从上海工业用地规划与工业建筑建设讨论(1945-1960年)

商港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从上海工业用地规划与工业建筑建设讨论(1945-1960年)

     

摘要

随着1949年政权更迭,上海从综合性商港城市逐渐转变为以工业建设为主导的生产型城市.若从1949年前后上海的工业用地规划、工业区建设和工业建筑的设计建造三个具体层面展开研究,能够有效揭示这一时期上海的城市转型.文章首先梳理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工业用地规划构想,并比对20世纪50年代的三次城市规划,探寻上海工业用地在规划层面的变迁;其次,基于各类地方志、产业志与工业企业建设档案中的50年代工业建设资料,力图呈现这一时期规划引导下的工业区建设状况;随后,通过实地调查与档案图纸查阅,从工业建筑总平面布局、结构、形式等角度,揭示从自发建设到统筹建设模式转变中,工业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变化.文章最后指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以及国家工业化战略对上海的定位,彻底改变了上海的城市建设,既导致了1953-1957年上海在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型中实现工业区位的空间调整,也促成了1958年后大规模的工业用地扩张和郊区工业区、工业卫星城的建设,推动上海向生产性城市的转型.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也从以原租界为核心的单中心转变为以工业区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工业建筑多采用苏联标准和规范、总平面分区明确,大量建造的超大跨度巨型厂房成为这一时期上海重工业建设的标志性形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