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教育视界》 >通往迷失的道路--课程与儿童共在的多向性(下)

通往迷失的道路--课程与儿童共在的多向性(下)

         

摘要

cqvip:一、趋同与求异:人和作为人所追求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有不少教育研究者由理性主义转向感性多元,尤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挣脱了普遍性的局限,开始探寻个体化、差异化的教育意义。美国课程理论家威廉F•派纳将自传作为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工具,认为课程绝不是传统主义者推崇的“无人的过程”,而要进行人的体验、理解,从“技术的、伪实践的传统”,重建为“它必须成为的解放的学科”。“课程不是由学科组成的,而是由主体、主体樹贼”,指向自我和主体性生活体验的建构。他反复论述的,实质上是“人”的建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