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习与探索》 >《资本论》与“自我所有权”——析柯亨的“马克思批评”和“后马克思”转向

《资本论》与“自我所有权”——析柯亨的“马克思批评”和“后马克思”转向

         

摘要

柯亨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一书中,批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剥削理论和社会理想是建立在与自由主义同样的“自我所有理论”的基础上的.以《资本论》中的所有权理论为依据,从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承认自我所有权、自我所有权同价值理论和剥削理论的关系、自我所有权的超越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及其实现条件的设想三个方面对柯亨的“马克思批评”进行批判性反思,可以发现柯亨对马克思的这一批评是建立在对《资本论》的误读和偏见之上的.这不仅表明柯亨已从“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转到了“后马克思主义”立场,而且从反面证明了《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和当代价值.《资本论》的所有权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坚持科学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原则,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法权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对其作了历史的批判.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对“劳动力商品”的分析展开的对所谓劳动所有权的批判.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这一核心思想与“从生产出发超越生产”的“生产超越逻辑”一起,构成了《资本论》最核心的观点.两者的统一就是马克思关于“自由王国只能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但又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的思想.柯亨“后马克思”转向的这一教训,从反面再一次告诫我们:在后冷战和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马克思的《资本论》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其所有权理论仍然是对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和意识形态进行政治哲学批判的强大思想武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