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东吴学术 >在场精神的流变及其当下意义——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在场”

在场精神的流变及其当下意义——从“文以载道”到“文以在场”

     

摘要

担当意识历来是文学的一个核心命题。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以载道”,到近代西方的介入(concern)观,都从文学、哲学,甚至逻辑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不同阐释,并涌现了不少具有强烈担当意识的作品。但传统的文学担当意识有诸多局限:韩愈、周敦颐等的“文以载道”中的“道”,主要是儒家之道,核心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与百姓疾苦有较大距离,且缺乏明确的主体意识和发现性;萨特、弗赖等的文学介入观,是不纯的、前后矛盾的、混沌的,与政党政治纠结在一起。在场主义以“精神性、介入性、当下性、发现性、自由性”为核心,才真正科学地解决了文学的担当问题。从“文以在场”到“文以载道”,是文学担当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