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辑刊》 >清朝海洋观、海盗与海上贸易(1644-1842)

清朝海洋观、海盗与海上贸易(1644-1842)

         

摘要

清朝在开国后的较长时间里,采取海禁之策,但中外之间的民间贸易一走私贸易一直没有中断.康熙二十三年“开海”以后,海上贸易日兴.随着国内局势的安定与社会发展,清朝人口迅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国内粮食市场的调剂无法满足需求的时候,暹罗等国稻米开始大量进口.稻米进口量的不断增加与商贸路线的繁荣,引起了海盗的注意.海盗的抢劫目标并不局限于稻米,还涉及其他各种船货.从海盗自身来说,抢劫稻米等物品不仅能够解决温饱,还能将多余之物销赃,壮大自身实力;从清廷角度来说,海洋只是陆地政权的某种延伸,闽粤水师因海防与海盗而设,缉私与剿匪成为一道独特的海上景观;从中外贸易史角度来说,闽粤之海盗、水师,各自都有促进、削弱中外贸易的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