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陕西医学杂志》 >凝血-纤溶失衡评价在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凝血-纤溶失衡评价在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分析凝血-纤溶失衡在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分别为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的标志物,随访6~21个月,以血管通路栓塞为随访终点;比较血管通路栓塞组与血管通路通畅组的临床特征并进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以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凝血-纤溶失衡对血管通路栓塞的预测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管通路通畅的生存曲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84±5.67)个月,发生血管通路栓塞65例;血管通路栓塞组与血管通路通畅组在动静脉移植比例、流量、阻力指数、血浆TAT、PIC、TAT/PIC比值、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水平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动静脉移植、流量和TAT/PIC比值均是血管通路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AT/PIC比值预测血管通路栓塞的AUC为0.894,明显大于流量的0.611(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TAT/PIC比值≥4.19×10-3患者21个月累计血管通路畅通率为34.17%,明显低于TAT/PIC比值<4.19×10-3患者的75.86%(P<0.05).结论:凝血-纤溶失衡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预测血管通路栓塞的效能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