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东地质》 >火山灰下的记忆──辽西中生代热河化石库的组成和形成

火山灰下的记忆──辽西中生代热河化石库的组成和形成

     

摘要

燕山期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导致辽西频繁地火山喷发。巨星火山灰一次次覆盖火山周围丛林和湖沼.掩埋了各种生物,形成学术价值极高的化石库(fossillagerstatte),尤其是鸟类和昆虫化石及动物的毛发、羽毛、膜翅及内脏等软组织结构,都或多或少地以精细的碳化膜或印痕保存。特别是近年一系列新发现,如孔子鸟(Confucinsornis)和带毛的秀颌龙(Compsognathus)/中华龙鸟(Sinosauroteryx)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笔者研究了其中一批化石,从古生态和埋藏事件进行探讨认为:(1)该生物群代表分子中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带毛秀颌龙/中华龙鸟及孔子鸟等,很可能是温血动物。(2)频繁的火山喷发不但将巨量的火山灰沉积在广大的湖泊丛林区,加快了其沼泽化的进程,对煤层及油页岩层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