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岛医药卫生》 >药物性肝损伤78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肝损伤78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disease, DILD)的临床特征、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且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78例,分析患者肝损伤原因。结果 78例患者中,男30例,占38.5%,女48例,占61.5%;年龄5个月~81岁,其中40~60岁51例,占65.4%;所患疾病种类前三位是结核病(55.1%)、糖尿病(44.9%)及心脑血管病(41.0%);有吸烟、饮酒史的患者有52例,占66.7%;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52例,占64.1%,胆汁淤积型17例,占21.8%,混合型9例,占11.5%;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前三位分别是中药及中成药(44.9%)、抗结核药(16.9%)及抗感染药物(12.8%);患者主要有无症状、乏力、纳差及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和体征;ALT升高者占83.3%,AST升高者占34.6%,TBil升高者占14.1%,DBil升高者占15.4%,ALP升高者占5.1%,GGT升高者占11.5%;用药至出现肝损伤的时间中位数为53.2d,其中≤2周的共45例,占57.7%;口服给药所致的肝损伤共55例,占7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转归:有效组共60例,占76.9%,无效组共18例,占2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年龄、TBi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Bil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性肝损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多发生于用药2周内,常见的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有中药及中成药、抗结核药及抗感染药物,口服给药易导致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监测,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