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岛医药卫生》 >综合性过敏性休克实验教学模式的创立

综合性过敏性休克实验教学模式的创立

         

摘要

目的 提高过敏性休克实验的教学效果,深化学生对速发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认识.方法 以豚鼠为实验动物,以小牛血清为致敏原,由学生亲自进行过敏性休克激发前致敏注射和动物激发试验,采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对过敏性休克豚鼠进行抢救并观察过敏性休克动物病理解剖特点,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探讨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结果 豚鼠致敏后再次用相同变应原注射可诱发豚鼠产生典型的过敏性休克症状,迅速采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注射可有效缓解豚鼠过敏症状,致敏豚鼠体内Ig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致敏豚鼠血清可诱导显著的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脱颗粒细胞百分比达(67±16)%.结论 综合性过敏性疾病实验教学新模式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