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 >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父之名”的隐喻与认同

塔可夫斯基电影中“父之名”的隐喻与认同

         

摘要

拉康指出:在父亲——母亲——孩子的家庭体系中,父亲的位置往往是由"父之名"的这一能指符号来替代,而"父之名"的意义可能通过其他社会成员的话语甚至某些物质实在所代替,这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中有着极其贴切的表现。本文将结合塔可夫斯基的生平从电影文本出发,来探究"父之名"在其影像中的表达,以及如何弥合着塔可夫斯基的内心对于社会和家庭关系的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