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组织工程骨-假体界面微观结构与元素分析的意义

组织工程骨-假体界面微观结构与元素分析的意义

         

摘要

目的 研究假体.组织工程骨界面的微观结构和钙磷元素及构成比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15只,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及诱导后,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双侧股骨髁分别制作-0.5 cm×1.2cm骨缺损,骨缺损中央植入0.2 cm×1.0cm钛合金植入体,左侧植入体周围植入组织工程骨,右侧仅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为对照,于术后4周、8周和12周分别行X线检查、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观察植入体表面微观结构和钙磷元素百分含量及比值的变化.结果 X线检查示,实验组术后8~12周可见大量模糊的高密度骨痂影,缺损区与周围骨质间分界变模糊.对照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示,实验组术后8、12周植入体表面孔隙内有大量无定形物质,而对照组未见有无定形物质.能谱分析示,不同时间点实验组较对照组内钙、磷元素百分含量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Ca、P百分含量都呈增高的趋势,但12周和8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内钙磷比值随时间变化有逐渐增大趋势,8周时达峰值,8周后缓慢下降.结论 假体-组织工程骨界面钙、磷元素及构成比的动态变化表明骨整合的形成,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骨改建逐步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