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作文:教研》 >话语·形象·自我——《喧哗与骚动》班吉形象解读

话语·形象·自我——《喧哗与骚动》班吉形象解读

         

摘要

美国当代作家威廉·福克纳的文学实验创作对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文学创作作品中,《喧哗与骚动》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这部作品以它独特玄奥的意象、神话结构以及大胆的文体实验而蜚声文坛。书中“It is a tale/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Signifying nothing.” (人生如痴人说梦, 充满着喧哗与骚动, 却没有任何意义)启示和引导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痴语”文本。 当把目光凝伫于《喧哗与骚动》中的康普生家族时,智商只有三岁孩童的班吉——一个整日流着哈喇子游荡于灰暗的康普生家的痴儿似乎应和了书中的痴儿形象。笔者认为班吉并不是如在文本中所表现地痴傻,他实则是一个守护康普生家族的卫士,他用他的话语确立着自我同时也捍卫着康普生家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