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民族音乐》 >保康“巫音”仪式音乐初探与思考

保康“巫音”仪式音乐初探与思考

         

摘要

早在先秦时期,楚地已流传着一种“巫法”,由巫师进行主要的表演,其目的则是为了通过这种祭祀仪式,能够与天地之神进行沟通。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盛行巫风--即巫音。巫音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楚辞》,其中《九歌》就有对当时巫音仪式的描述:“杨齙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唱。”便使其仪式音乐的表演过程跃然纸上。根据文学作品中记录的巫音,能够让人感受到当时巫音悠扬辽阔的特征,也从侧面证明了巫音在当时具有广泛的流传度。

著录项

  • 来源
    《民族音乐》 |2018年第6期|42-43|共2页
  • 作者

    樊体睿;

  •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