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容积采集三维CT血管造影及四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活体动态监测肿瘤血管生成

容积采集三维CT血管造影及四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活体动态监测肿瘤血管生成

         

摘要

目的探讨容积采集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与四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4D-CE-MRA)活体动态监测兔VX2肌肉肿瘤血管生成的可行性,分析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生长的关系,比较两种血管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方法新西兰白兔右后腿肌肉内接种VX2肿瘤细胞1×10~7,接种后第4、7、10、13、16天(每个时间点n=6)进行容积采集CT、MRI成像和3D-CTA、4D-CE-MRA扫描,然后处死动物取出肿瘤标本。测量肿瘤不同生长时间点的长、短径及体积,并与大体标本比较;比较3D-CTA及4D-CE-MRA所显示肿瘤血管的最小直径;计数并统计不同时间点3D-CTA、4D-CE-MRA所显示肿瘤血管的分支数目;动态观察并描述肿瘤血管生成的形态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 (1)CT、MRI及大体标本所测算肿瘤体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D-CTA及4D-CE-MRA所显示肿瘤血管的最小直径分别为(0.68±0.07)mm、(0.85±0.12)mm,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5075,P=0.005)。(3)肿瘤接种后第4、7、10天3D-CTA及4D-CE-MRA所显示新生血管分支数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第13、16天3D-CTA所显示肿瘤血管分支数目多于4D-CE-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肿瘤血管生成具有从单一细小的胚芽到增多、增粗环绕肿瘤,直到形成扭曲、紊乱的肿瘤血管团的规律。结论容积采集CT、高场强MRI可实现对肿瘤生长的活体监测,3D-CTA和4D-CE-MRA的方法能动态观察肿瘤血管生成的形态学变化。3D-CTA的空间分辨率优于4D-CE-MRA,但时间分辨率不及后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