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湛江硇洲岛全缘马尾藻共附生抗菌活性菌的筛选与多样性分析

湛江硇洲岛全缘马尾藻共附生抗菌活性菌的筛选与多样性分析

         

摘要

本文采用倾注平板法从湛江硇洲岛全缘马尾藻(Sargassum integerrimum)分离共附生细菌,分别以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作为指示菌,利用牛津杯法测定抗菌活性,并对分离到的抗菌活性菌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鉴定与多样性分析.共分离到36株细菌,经形态观察与生化试验去重,筛选到具有抗菌活性的细菌11株.经过16S rRNA分析发现,11株抗菌活性细菌分属于细菌域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a)的5个科(Bacillaceae,Staphylococcaceae,Micrococcaceae,Microbacteriaceae,Dermabacteraceae)、5个属(Bacillus,Staphylococcu,Kocuria,Microbacterium,Brachybacterium), 其中7株菌为Firmicutes门,占活性菌株的63.6%,并成为优势类群,同时发现4株潜在新种(菌株X21、X24、X31、X34).研究表明,该岛全缘马尾藻中存在较为丰富的抗菌物质产生菌,并蕴藏着较多的微生物新类群.

著录项

  • 来源
    《现代食品科技》 |2014年第3期|13-176|共6页
  •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52408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马尾藻; 抗菌活性; 16S rRNA; 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