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6多学科灾害研究昆明论坛
2016多学科灾害研究昆明论坛

2016多学科灾害研究昆明论坛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6-09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云南省社科院;;

会议文集:2016多学科灾害研究昆明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灾难,是自然灾害风险因素激变、人类脆弱性(vulnerability)要素诱发以及社会弹韧性(resilience)机制失效三者相互叠加的产物.强调灾难的社会人文属性,将人类脆弱性的要素辨析与社会弹韧性的机制建设作为灾难研究的问题激发点,这正成为灾难人类学一个主要的关怀旨趣.
  • 摘要:全球超过40%的陆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地方是25亿人民的家园.自1970年以来,全球有330万人死于自然灾害,仅非洲就有100多万人死于干旱灾害.本文旨在梳理干旱灾害的西方人类学研究成果,特别是针对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干旱灾害研究成果。本文同时希望能对中国的干旱灾害研究提供启发与帮助。
  • 摘要:风险避责作为制度主义研究视角解释了风险规制体制的生成与运行,在风险社会与新公共管理改革分别带来了现代风险转型与治理转型,随着管理环境的透明性与参与性增强,风险避责政治的运作空间客观上存在程度加剧的可能。与一般避责情境强调的负面事件相比较,风险避责情境则侧重于预期负面事件为重要时间节点,风险治理中的多主体参与网络结构及其组织潜藏性,风险管理成本收益模糊特征等因素带来了特殊的风险避责环境,风险排斥策略、责任稀释或模糊策略、符号策略成为风险避责的三种典型策略,传导至规制体制层面分别呈现出了体制迟滞、分化以及泛化等情形。从体制迟滞层面来看,信息与知识差距提供了避责空间,组织基于利益、能力、责任考虑而选择风险排斥,风险规制体制的初建与完善需要外部压力推动,在时间层面体现出风险体制建设的时滞。从体制分化层面看,科层体制及治理网络内外部的分权结构设计往往依循风险避责逻辑,通过分配风险与责任来重塑组织边界与结构关系,规制体制的风险分权与运行效率之间以及风险责任与组织责任之间产生冲突并形成集体无责任情形。从体制泛化层面看,基于避责而强化的风险回应性往往呈现出符号化操作,造成风险规制体制泛化,风险管理被视为一种避责工具并没有切实推进体制效率提升,呈现与风险管理与实际组织目标、运作以及价值相脱嵌的情形。对于避责政治的讨论已成为灾害社会科学领域的热门主题,公共行政、风险规制领域的研究文献对于灾害、危机、政策失败等负面事件的理论建构具有启发意义,而基于风险避责的特殊环境下的分析则将避责政治发生的时空环境做了进一步拓展,同时,在传统避责策略中皆强调由避责而有所行动,本文则增加了风险排斥策略。避责环境及行动策略维度的调试将提升风险避责政治理论解释力,当前实践中愈发强调对于风险规制体制的管理,体制性风险的剧增可以由避责角度进行诊断与治理。然而,不同类型的风险规制体制又存在风险及其规制体制差异,对此,仍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
  • 摘要:一直以来,自然灾害学科、安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没有区分开来,使得各个部门、研究机构的工作内容没有较为清楚的分工.人们对减少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程度(减灾)的研究,多从自然运动控制角度进行,而对综合措施设计方面研究较少.本文拟首先阐明自然灾害、事故预防的关系,然后把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事件作为事故来预防,采用事故致因理论(模型)24Model探讨综合预防对策。
  • 摘要:灾害文化是涉及防灾减灾的综合性概念,传统上灾害文化具有口口相传以及社区性的特点;同时,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防灾减灾的功能,通过媒体等途径传播的新型灾害文化开始形成。虽然新型灾害文化开始形成,但是传统灾害文化并未消失,两者对于提高社会减灾能力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 摘要:近段时间以来,灾害频繁发生在文化遗产地,使得灾害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人类学家必须探讨和反思二者的关系。灾害不但对文化遗产地的传承与保护造成极大的破坏,在对文化遗产地重建的过程中也相应带来许多问题。在思考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同时,笔者认为,从灾害的视角来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研究,不但可以有效地预见与防范文化遗产地的灾害风险,也能丰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应用领域。在文化遗产地进行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也能进一步扩大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对灾害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变迁进行更为深人的探讨。因而,文化遗产对灾害人类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同等重要的是,还可以针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出有效的防灾建议,这应该是文化遗产保护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文化遗产自身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具有不可复制性与不可重建性,在灾害发生前就对文化遗产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制定预防和缓解措施并进行防灾的维护和监控,并制定和实施各种灾害管理政策和规划,包括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疏散计划、预警系统等可以更为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对文化遗产的修复和维护则应考虑突发性灾害的致灾因子,同时也要加强文化遗产地灾害逃生的宣传力度。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实施各种应急程序,包括灾后对文化遗产的损失评估、修复方案、干预手段和康复活动等。尽量把致灾因子降到最低,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面对突发性灾害时把损失也降到最低。
  •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云南省1988-2015年5级以上地震历史灾害损失数据和地震灾害发生次数进行实证分析,确定了云南地震损失分布属于均值为10.0935,标准差为1.5214的对数正态分布。云南每年5级以上的地震灾害发生次数服从参数为2.5357的泊松分布。
  • 摘要:当前国内社区减灾困境的恶化催促着减灾局面的扭转,庆幸的是国外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国内学者的不懈努力为破解减灾困境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建议建立与完善社区减灾模式、社区减灾综合机制,提升社区减灾科技能力,整合社区减灾力量,培养“自救·互救”意识与能力。
  • 摘要:社会生态是指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行为产生重大影响的状态,有学者认为社会生态兼具自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本文选择广河县三甲集、康乐县虎关乡C村、东乡县那勒寺三个毒品受灾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社会生态.
  • 摘要:认识人的行为规律,并将其反映到灾害系统中的脆弱性动态特征中去,是加强定量化灾害风险研究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国家安全战略的具体信息支撑和能力建设。本文在提出居民生活规律性与脆弱性的基本观点后,着重以中国村镇居民(主要是种植业居民,即农民)为例展示如何揭示这些规律性和脆弱性并应用于灾害风险和公共安全中去。
  • 摘要:社会组织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展现的热情和社会动员能力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但研究多集中于介绍国外社会组织参与救灾的经验、评论其参与救灾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以及社会组织完善和发展路径等,而专门研究灾害联合救助组织的成果并不多见.鉴于联合组织在聚合跨行业社会组织,开展广泛社会动员,与政府进行有效沟通合作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对联合组织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地震中的灾害联合组织为例,通过座谈等形式,辅以文献资料,对灾害联合救助组织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未来的改进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 摘要:本研究选取A垃圾焚烧厂反建事件为个案,致力于探讨三个问题,即中国邻避运动中环境公民培育的可能性与表现;中国邻避运动中环境公民培育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和所得结论对于中国环境公民培育的启示。
  • 摘要:本文综合演化博弈理论和多主体建模工具,首先通过对四川灾后农村安置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建立灾后集中安置中受灾村民与政府动态博弈模型,并采用多主体建模工具NetLogo进行多情景仿真,模拟各利益主体在安置策略选择上的演化规律,研究达到演化均衡状态的不同状况及各个因素参数取值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最后探讨问题的解决机制。
  • 摘要:在突发事件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刺激,人们对事件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常常出现集合的趋势,进而转化为网络舆情。而网络公众关注度是了解、研究及控制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指数。本文搜集大量突发事件探究多舆情事件的机理,并探究其公众关注度存在的替代及叠加效应。
  • 摘要:本文从区域灾害理论出发,系统地评述了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现状,认为中国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方面还很薄弱,在实践方面相比发达国家也有较大差距,同时存在着明显的地域、灾种差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灾前对某区域孕灾环境稳定性、致灾因子风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估基础上对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贯穿灾害始终的灾情的获取和评估,灾中灾害应急预案的调整和实施,以及灾中的应急行动管理,构成了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框架。认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是提高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基础;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是规范灾害应急管理,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的关键措施;灾害信息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评估是灾害应急管理有效性的保障;建立实际可用的应急管理系统是提高灾害应急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根本出路。
  • 摘要:作为政区治所的城郭都市是地方政府的统治中心和政治、文化权力的象征,往往也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地,地震对城郭都市的影响及震后恢复情况如何无疑是官方最为关切的所在。由此,对城市重建问题进行探讨就成为考察地震与地方社会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从上述理念出发,本文以明清晋南三次大地震中的城市为考察对象,试对相关问题加以探讨。
  • 摘要:通过三例灾害记忆叙述个案的展现,应该能够自比较文化的角度描绘出“民族记忆”(ethno-memory)论的样态。现在的社会科学的灾害研究中,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非意识形态操控下的灾害记忆中的个人经验,而属于个人层面的这些特殊的记忆叙事也能够建构出属于自己传统文化的“历史感”。同时也在提醒,不同文化中记忆的特殊性,也即个人经验的特殊性也即“民族记忆”也应该是研究者更加关注的重要内容。
  • 摘要:在本文中,选定国家权力和地域社会的文化传统作为两个主要的角度,来考察现代中国的两个大地震的灾害记忆的建构过程。一个是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另一个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 摘要: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山区,卫生条件差,是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最可能发生的地区。因此,笔者对云南丽江市宁蒗县拉伯村、红河州弥勒县可邑村和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曼养利村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组首先在三个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然后访问村民,开放式地谈论有关食品消费和处理问题,并观察村民家里的煮饭设施及过程,了解村民们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本文重点介绍本项调查结果,结合分析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有关食物中毒事件的资料,探讨在云南民族地区开展家庭食品安全研究和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摘要:关于引进作物及其生态影响,学界已有若干讨论。本文拟在既有研究基础上,从作物入侵这一新的研究视阈,就作物入侵在中国西部浸润扩张的时空图景、作物入侵区别于一般生物入侵的不同特点,以及作物入侵与西部山地生态灾变的正相关关系等问题作一探讨。
  • 摘要:中国面临绿色发展的巨大挑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5年先后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将"绿色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和评判标准.根据在广元的田野调查和长期的数据跟踪,并结合与其他地市的比较,发现完善包括治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在内的多层治理系统,能够产生绿色偏好的多米诺效应,驱动从市级层面直至村/社区层面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产生正面的偏好干涉作用。同理,从省级到市级也是如此,各级政府在同级层次上的博弈又可引致绿色偏好波及更大的地域和行政范围,直至绿色发展最终成为整个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政策偏好和路径选择。由此,构建和完善多层治理系统有助于西部地区从被动遭受自然灾害过渡到主动的生态位适应,逐步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 摘要:2008年的大地震是北川历史上最大的事件之一,地震让这个横断山区边缘的小县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改变,地震后十天,温家宝同志便提出要"再造一个新北川",且很快确定了异地重建的方案,由于其羌族自治县的特殊地位,北川在地震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曝光度,加之曲山老县城被保留建设成为地震遗址博物馆,因此旅游业被认为是北川灾后重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点,人们希望能够像1996年丽江灾后重建一样,借旅游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新北川的重建带有强烈的统规统建特征,即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负责统一规划,并在该院的监督之下由援建方山东省的17个市分别进行施工修建,很快,作为一座融合羌族传统建筑和装饰风格的现代城镇——新北川在震后两年零四个月建设完成,成为北川人的新居住空间与社会空间,"中国羌城、大禹故里、大爱北川",树在新北川县城入口的这个牌子,宣告着新北川的多重地位: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县治所在,又有着丰厚的大禹文化,还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异地重建的新城,某种程度上,这三句话也成为新北川居民身份的定位和塑造依据,本文尝试通过国家对于新北川空间的营造和新北川居民对于空间的使用和调整,进而考察一个先验存在的空间对于居民身份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在强国家弱地方的结构之下就空间进行商榷(negotiation),并不断生产与再生产关于新北川的地方感.
  • 摘要:21世纪是人为生态灾难、自然灾害频发的时代,也是全球生态环境明显恶化的时代.生态恶化严重地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迫使世人密切关注生态环境的动向,生态人类学作为一门边缘和新兴的分支学科是一个迟到者.危机与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是当前中国亟须加速发展的研究领域.有效、及时、平稳地处理各种类型的危机与自然灾害事件,已经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各界人士密切关注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摘要:通常,民俗学并不善于把握突发性事件,总是趋向于探寻那些在时间长河中相对固定的东西,比如婚丧嫁娶、年节礼仪、日常生活等等.而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往往具有突发性,这对民俗学来说似乎并不容易进行把握.本文将具体分析通海大地震灾害记忆空间的建构及记忆的传承,同时参照前人关于唐山大地震灾害记忆空间的研究,以此把握围绕灾害记忆空间所呈现出的社会力学关系,进而尝试把握当地民众思维方式和文化逻辑。
  • 摘要:20世纪70~80年代间,特别是人类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开始意识到,灾害所牵涉的远远超越灾害事件本身.灾害是通过时间展现的过程,并且灾害从一开始便深深地嵌在社会历史中.本文以宁夏海原及周边地区作为田野调查点,在调查中发现,海原社会关于地震灾害记忆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而这一现象的形成与社会语境关系密切。就此,笔者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即地震幸存者群体、地震幸存者子孙(地震记忆直接传承人)以及年轻人群体,揭示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对1920年海原地震的认识、记忆及回应方式等,以此围绕地震文化,探讨当地以民间传承为载体的交往记忆的趋弱以及以公共空间为载体为代表的文化记忆的形成,剖析不同类型集体记忆形成背后的力学关系,并由此揭示地方性知识在当代社会的局限性。
  •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近年来国省道的数量逐渐增加,公路的辐射面更广.广东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大省,车流量大给公路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再加上广东地处华南亚热带地区,自然灾害频繁,进一步加剧了公路应急抢险工作的难度.笔者从应急抢险的物资和人员的调配效率、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系统分析和深入研讨,提出了公路交通应急抢险运行机制的优化方案和实现的措施。
  • 摘要:在文章中,研究了强、弱关系两类群体中的行为决策,事实上在模型实际运用或仿真时,不需要赋予群体某些特殊的性质,系统只要输入每个决策个体的记忆矩阵和行为决策的初始值,就可以对模型进行仿真和实际运用。此外,PASD模型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譬如在某些危机情境下,政府通过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向公众传递相关危机预防措施,但由于群体需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信息传递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政府可以通过第一轮信息传递的反馈结果对信息传递目标群体的行为进行预测,评估信息传递的效果,进而实现对目标群体的划分,提高信息传播效率。
  • 摘要:灾难是自然灾害风险因素的激变、人类脆弱性(vulnerability)要素的诱发,以及社会弹韧性(resilience)机制的失效这三个关键因素相互叠加的产物,其发生并非单纯肇因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灾异事项,在很大程度上是诱发于人类社会文化的灾祸行为.因此,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的灾难所暴露出来的危机也不仅是灾害的风险性因素,而是人类的脆弱性要素。
  • 摘要:在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的研究与报道中,妇女作为受灾者的形象往往十分突出,即相较于男性而言,女性似乎更易遭受自然灾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关注点即在于此,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云南的干旱,力图回答由社会构建的性别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境遇的.
  •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包括汉族在内的51个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42%.同时,西部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且跨越了从寒带到热带的多种气候带,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目前,自然灾害的影响已经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人口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关注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中国灾害应对从管理到治理的应对策略改变,并进一步提出防灾减灾对策应与灾害发生周期相联系,理清灾害不同阶段府际合作的逻辑,促进多元参与的良性发展,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灾害治理合力。
  • 摘要:灾害危机的预防是灾害管理的首要环节,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避免或降低灾害破坏性的首要原则.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灾后的修复与重建是以创伤为代价和前提的.以创伤为代价和前提的。本文基于社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技巧,对灾害发生周期中防灾和减灾备灾环节中社会工作者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加以探讨,并结合国内外的具体案例,提出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工作者在防灾减灾过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摘要:灾害人类学研究之端绪,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类学家对战争贻害的反思,"二次大战以后,将对大轰炸期间人的行为的研究发展成对自然和技术灾难的社会科学研究,人类学家是最早的一批贡献者".哈尼族是古老氏羌族群系统南迁过程中逐渐演化而成的民族,其迁徙过程与大量的自然和社会(尤其是战争)灾害交织。哈尼先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的一套应对灾害的特殊认知体系和经验系统,以口述史的形式流传至今。从人类学的视野理解哈尼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和《雅尼雅嘎赞嘎》(以下简称《聪坡坡》和《雅尼雅》)为主的诸多文本所蕴含的灾害文化知识必要的,而“要理解或解释某一特定文化,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重建该文化走过的独特道路,即拟构该文化的历史,而研究者的立场需要站在他所研究的那个民族的立场上并采用被研究者的视角。”深入分析哈尼族迁徙史诗文本,按照史诗所呈现的文化逻辑去理解哈尼族历史上所遭遇的各种灾害,灾害应对中产生的各类英雄人物,以及不同类型灾害的应对策略,进而阐述哈尼族迁徙文化中有关灾害意识的种种原相,对理解哈尼社会文化意义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摘要:台风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所面临的主要的自然灾害,尤其对于生活在沿海的渔民来说,台风对于他们的危害是所有自然灾害里面最严重的.从事海洋作业最怕遇到强台风、龙卷风等极端的天气.如果出海捕鱼遭遇强台风,渔民生还的概率非常小.文章拟综合笔者在湛江硇洲岛的渔民村落所做的近半年的田野调查,结合人类学、社会学、气象学、灾害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从纵向即台风来临前对于台风的感知预测、台风来临时对于台风的应对策略和台风过后的救灾这三个方面,和横向即关于台风认知的经验性知识和关于台风的情感体验这两个维度,对粤西沿海渔民关于台风的地方性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描述和分析。
  • 摘要:2015年5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维护公共安全,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公共安全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着力抓重点、抓关键、抓薄弱环节,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应当承认,在公共安全管理中政府如何切实承担起应尽的义务,是中国公共安全管理中诸多短板之中的首要短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