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学语文》 >一场男性与女性爱情对话的现实意义——《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比较解读

一场男性与女性爱情对话的现实意义——《我愿意是急流》与《致橡树》比较解读

         

摘要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人教社试验修订本·必修本)收录了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爱情诗《我愿意是急流》,同时收录了中国当代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其实我们不妨将《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曾经入选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本)对比鉴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