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析及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分析及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探讨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各种中医证型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557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归属于:肺胃阴虚热盛、脾气虚、肾气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共7个中医证型,对患者兼夹的实证不作证型分类的依据。对各种证型的血糖水平、糖尿病病程和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557例患者中气阴两虚型最多(264例,占47.4%),其次为肾气虚和肝肾阴虚(分别为95例,17.1%和92例,16.5%);兼夹证中,绝大部分患者兼夹瘀血,发生率达89.9%(501例);其次为肝气郁结,占40.4%(225例),兼夹湿热的比例也很高,占32.3%(180例)。各中医证型的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阳两虚型病程最长,其后依次为脾肾气虚、肾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病程较短者为肺胃阴虚热盛型和脾气虚型。空腹血糖(FBG)水平在肺胃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肾气虚型、脾肾气虚型和阴阳两虚5种证型中均较高,而脾气虚型和肝肾阴虚型FBG水平较低。阴阳两虚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最高,其次为肺胃阴虚热盛型。脾气虚型和肝肾阴虚型HbA1c水平较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眼底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脑梗塞(CI)和动脉粥样硬化症(AS)发生率在脾气虚型和肺胃阴虚热盛型中均较低,与另外5种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脾肾气虚和阴阳两虚型中最高;冠心病(CHD)在肾气虚和阴阳两虚型中发生率较高,与其他5种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胃阴虚热盛和脾气虚为2型糖尿病早期的常见中医证型;肾气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则见于糖尿病中期,可以出现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阴阳两虚则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多种慢性并发症,且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