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医学检验与临床 》 >放大肠镜与染色技术在诊治早期结肠肿瘤中的应用

放大肠镜与染色技术在诊治早期结肠肿瘤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研究大肠息内大小、表面结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关系,提高对大肠癌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及实时诊治水平.方法 对60例85枚大肠息肉用0.4%靛脂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形态,在根据工藤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L、ⅢS、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内,ⅤI、ⅤN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息内形态、大小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带蒂息肉多为Ⅰ、Ⅱ型(11/14),ⅢL、ⅢS、Ⅳ、ⅤI、ⅤN及混合型主要为亚蒂和广基息内(49/71),Ⅴ I、ⅤN型均伴有糜烂、溃疡和质地脆;小于1.0cm息肉多见于Ⅰ、Ⅱ型(28/37),Ⅲ、Ⅳ、Ⅴ及混合型多大于1.0cm(45/52);炎性、增生及幼年性息肉中非瘤性形态分型85.7%,瘤性形态分型14.3%;腺瘤中非瘤性形态分型6.1%,瘤性形态分型93.9%.分型判断瘤性和非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92.2%和85.3%,特异性为87.9%和90.4%,其诊断准确性为90.2%.结论 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在检查过程中实时地有效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