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部医学》 >血清炎症因子与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相关性

血清炎症因子与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慢性疼痛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与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关系,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90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少3月,根据其是否发生CPSP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于术后24h、术后7d及3月检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疼痛状态.于术后1d、3d、7d及3月血清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血清炎症因子与CPSP发生的相关性,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对CPS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期间9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有20例出现CPSP(发生组),占22.2%,其中重度疼痛3例,占15.0%,中度疼痛7例,占35.0%,轻度疼痛10例,占50.0%.发生组术后7d及术后3月VAS评分高于术后24h(P<0.05);术后7d及术后3月发生组VAS评分高于未发生组(P<0.05).发生组术后3dPGE2、IL-1β、TNF-α均高于术后24h(P<0.05);术后7d TNF-α较术后3d降低(P<0.05);术后3d发生组TNF-α高于未发生组(P<0.05);术后3d、7d、3月发生组PGE2、IL-1β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单因素发现发生组患者ASA分级、BMI≥25kg/m2、合并糖尿病及手术时间>2h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术后7d VAS评分、术后3dPGE2、术后3dIL-1β是髋关节置换术后CPS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发现:VAS评分(术后7d)的AUC面积为0.755;IL-1β(术后3d)的AUC面积为0.751;PGE2(术后3d)的AUC面积为0.618.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CPSP的发生率较高,术后7d VAS高评分、术后3d IL-1β及PGE2高水平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对于上述指标较高的患者需引起重视,必要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