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劳力型与经典型热射病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特点及时程变化比较

劳力型与经典型热射病大鼠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特点及时程变化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劳力型热射病(EHS)与经典型热射病(CHS)大鼠肺损伤的病理特点及时程变化,为探索EHS高死亡率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8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HS组(n=32)、CHS组(n=32)、劳力型对照(S-EHS)组(n=8)和经典型对照(S-CHS)组(n=8).对照组大鼠置于温度23℃,湿度55%±5%环境中;EHS组和CHS组大鼠置于模拟热气候动物舱内,舱内温度39℃,相对湿度65%;EHS组和S-EHS组大鼠给予跑台运动处理,跑步速度设置为15m/min,坡度为0,每8min休息2min.监测大鼠直肠温度、收缩压、脉率,对比不同类型热射病大鼠热应激反应的差异,以收缩压从峰值开始下降作为热射病的开始,之后将大鼠移至常温复温.分别在热射病恢复期0、6、24和72h处死大鼠(每个时间段8只大鼠),分离肺脏组织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CHS组大鼠比较,EHS组大鼠热射病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且诱发热射病所需的热负荷显著减少(P<0.001),两组大鼠热射病发生时的直肠温度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大鼠均出现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间质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出血,部分肺泡上皮细胞脱落,肺泡结构模糊不清,经过72h恢复,幸存大鼠肺损伤显著缓解.恢复期0h时,两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恢复期6h和24h,EHS组病理评分显著高于CHS组(P<0.01);经过72h的恢复,两组幸存大鼠的病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两种类型热射病大鼠的肺损伤程度在中暑的起始阶段无显著差异,但EHS大鼠肺损伤进展更迅速,考虑EHS的高死亡率可能与其有关.

著录项

  • 来源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550-554|共5页
  • 作者单位

    530021 南宁 解放军303医院重症医学科;

    510010 广州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解放军热区损伤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

    510010 广州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解放军热区损伤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

    510010 广州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解放军热区损伤与组织修复重点实验室;

    530021 南宁 解放军303医院重症医学科;

    530021 南宁 解放军303医院重症医学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594.12;
  • 关键词

    热射病; 运动; 肺损伤; 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