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出场与差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

出场与差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的哲学反思

         

摘要

cqvip: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内涵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即如何科学理解因时代、空间、受众的差异而导致马克思主义出场形态的深刻变化。出场不同于在场,"出场与差异"是马克思主义出场学永恒的主题。本文认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既要反对把当年马克思思想文本当作超越历史、永恒在场的教条的僵化理解,更要反对"后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出场的时代差异看做是异质性的根本断裂,科学阐明"当年马克思"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出场的差异性和统一性;在资本全球化造就的"中心—边缘"世界两极结构中,既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更要基于本土立场,反思中国问题,创新本土理论;在主体读者选择和阐释话语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叙事既要有真正的哲学方式,更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出场形态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创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