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洋渔业 》 >三门湾和吕四近岸小黄鱼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比较

三门湾和吕四近岸小黄鱼仔稚鱼耳石微结构特征比较

             

摘要

对三门湾和吕四近岸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仔稚鱼的矢耳石微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矢耳石上的轮纹是每日形成的,第一日轮在孵化后第2天形成,由仔鱼期向稚鱼期过渡时形成的次生核;三门湾和吕四近岸海域在个体的生长、发育和次生核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生长较快的个体,第一次生核形成的时间也较早,次生核数量亦多;两个海域小黄鱼的耳石微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吕四近岸的个体在仔鱼期耳石生长率更快(均值为0.039),第一次生核形成时间较短(均值为37日龄),次生核数量较多(7~8个),表明吕四近岸个体具有较快的生长率和发育速度,这种差异可能是因为吕四近岸的个体在仔鱼期所经历的水温较高.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矢耳石的微结构特征可以反映野生小黄鱼的早期生长发育状况,不同海区小黄鱼仔稚鱼的矢耳石微结构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可以用于区分小黄鱼不同海域栖息的个体,将为小黄鱼早期资源补充过程和早期选择性死亡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著录项

  • 来源
    《海洋渔业 》 |2013年第4期|423-431|共9页
  • 作者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通226007;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通226007;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通226007;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鲈形目 ;
  • 关键词

    小黄鱼 ; 耳石 ; 日轮; 次生核; 生长率 ;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