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学教育(上)》 >美的暴力:重读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美的暴力:重读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摘要

在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悲剧主人公佩科拉盼望拥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并不是空穴来风。其一,生活在景观社会的她,不可避免地会暴露在白人话语的辐射之下,并将白人身体美的标准内化为自我意识的部分。其二,佩科拉内心始终涌动着超越的欲望,而蓝色的眼睛,这一无法获得的符号是其集中象征,另外,这种超越的欲望中包含着还死的本能。其三,在自我意识的建构过程中,原本作为主体的佩科拉,完完全全接受了白人话语,没有完成对该话语的对话或批判,最终成为自我的他者,这象征着黑人在自我认同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失败结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