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文理导航 >论“师德”

论“师德”

     

摘要

世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事,一种是有明显而绝对的标准。如人的身高、体重、美丑,一目了然。武大郎的矮、赵飞燕的瘦、杨玉环的胖等几乎得到众人认可。可是另外一种事就要困难多了,更多的是靠感觉、观察、分析去评判。如人的道德、品质等等。很多是雾里看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甚至是因人而异,莫衷一是。如2500多年前的孔子、庄子;一千多年前三国时的诸葛亮、曹操;几百年前的曾国藩、李自成;几十年前的陈独秀、蒋介石等等,虽已盖棺,却难定论,就连在世的余秋雨、王朔、金庸、李敖等人也是褒贬不一,众口异声而不得盖棺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全的德才兼备这是不存在的,孰重孰轻,要看世事而定,如大多数人所言,乱时重才,和时重德。短时重才。长时重德。春秋战国的弱肉强食都靠的是军事手段,最不讲道德而只重才的秦国终于灭掉其他六国。但仅15年后自己也灭亡,而汉唐有鉴于此,以才得天下后,以德治天下,延续了几百年;清统治者把“从未转正的民办教师孔子”奉为神明,以德服人,果然统治中国的时间为元的三倍:赵普说的以半部论语伴太祖得天下,以芈部论语佐太宗治天下,前半部表才,后半部表德。当然,德才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截然分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