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法制与社会》 >聋哑人盗窃行为的犯罪动因分析

聋哑人盗窃行为的犯罪动因分析

         

摘要

在进入改革开放的这十几年间,我国除了经济繁荣以外,最鲜明的表现之一就是犯罪率逐年上升,不仅是健全人犯罪的数量变多了,聋哑人犯罪也逐渐兴起,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阻力。聋哑人的犯罪多是针对财产的经济型犯罪,盗窃、抢夺、抢劫,侵犯了无辜群众的财产权利,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资料我们可知,我国聋哑症的发病率很高,我国的听力语言存在缺陷的残疾人比其他视力、肢体、智力有缺陷的残疾人都要多,接近3000万人,其中7岁以下的儿童就有约100万人。我国聋哑人数会随着每年新生的出生逐年增多,如果按照现在聋哑人犯罪率的发展趋势,我国的聋哑人犯罪会更加严重。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更不利于聋哑人群体的健康发展。聋哑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倡导人道主义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关心与关爱。聋哑人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原因生理上存在缺陷,这也导致了其心理不健全。这也为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而且聋哑人犯罪比健全人犯罪更为复杂,更难处理。聋哑人心理上的问题对其犯罪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如果要想对聋哑人犯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要对其犯罪动因进行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