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浙江苍南近海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研究

浙江苍南近海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研究

         

摘要

根据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在苍南近海海域(27°00′~27°32′48″N)鱼类资源调查资料,对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以及优势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苍南近海海域鱼类种类203种,这些资源品种中,既有洄游性鱼类,又有近岸性、河口性种类,以及岩礁定居的岛礁性种类。隶属于鲱形目、灯笼鱼目、鳗鲡目、鲇形目、鳕形目、刺鱼目、鲻形目、鲈形目、鲽形目等9目,优势种的有鲳鱼、带鱼、鳓鱼、马鲛鱼、棘头梅童鱼、海鳗等。三个季节为优势种的有皮氏叫姑鱼、龙头鱼。两个季节为优势种的有红狼牙鰕虎鱼、日本鳀鱼、中华小公鱼。不同季节出现的种类变化趋势是春季(53种)&秋季(43种)>夏季(42种)>冬季(36种)。鱼类各种类的渔获率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34.04%)﹥春季(29.09%)﹥秋季(22.88%)﹥冬季(13.99%)。而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不同,两岛区渔获量的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南关的季节变化与全海区相似,为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单峰型变化,官山为双峰型变化,即春季为最峰值,秋季为次高峰值,夏、冬两季为低谷值的变化,同一岛区一年中渔获量最高和最低相差悬殊,二者之比,官山和南关都为3倍左右。从全年平均密度来看,本次调查B区的南关最高,其次为A区的官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