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运城学院学报》 >论魏晋南北朝“悲士不遇”赋

论魏晋南北朝“悲士不遇”赋

         

摘要

历来对诗歌创作中的悲士不遇主题的探讨不乏专著、专文,但对赋中的“悲士不遇”主题,至今尚未见专文论述。因此,本文拟对魏晋南北朝。“悲士不遇”赋做一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请教于方家。 一 社会现实对人的压抑具有很大的历史惯性,因而抒发怀才不遇、生不逢辰,便成为文学作品一个相当普遍的主题。汉代以前,屈原的作品中,便表现了作为一个士大夫的悲愁和苦闷,但与后代悲士不遇不同的是,屈原作品中所展示的个人悲哀苦闷,并非为自身的生不逢辰、怀才不遇而发,而是为君主的昏庸误国、为民生的艰难困苦、为自己被逐而远离故都、政治理想无由施展而发。他所考虑的并非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是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