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汉字的表音性

         

摘要

正 汉字是一套有规则、有系统的记录汉语词语声音的符号。它产生之后,就为适应写词发展的需要,而在不断地改进着、变化着自己的形体。从目前已有的资料来看,它由甲骨文、金文到篆、隶、楷等形体的演化,到现在常见的仿宋体印刷字形,就可以较清楚地看出,汉字的发展趋于标声的表音文字。秦汉时期,隶书的出现与行世,及汉魏及其以后的楷书盛行,汉字在符号化、表音化方面,就显得更为突出;尤其是明清及其以后,直到现代,复音词大量出现,双音节的写词形式不断增加,汉字又大批简化,就使得汉字字面上的表意性极度削弱,而汉字的符号作用,越来越明显了。在古代单音节的词占绝对多数,而写词的形式也多为一字一词。在过去的历代社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