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试论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原因——以“差点儿”类羡余否定为例

试论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和原因——以“差点儿”类羡余否定为例

         

摘要

羡余否定的是语义层面的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的结果,"差点儿"类羡余否定包括"X"为"差、欠、几乎、险些、差点儿"等的"X+Neg+VP"。这类羡余否定可分为两小类:第一类"X"含有"不够"义,这类词语形成的是单向级差序列,由于两个颠倒顺序的单向级差序列相互影响,导致否定结构只能是羡余否定;另一类"X"含有"接近"义,如果"VP"双向可测,前可以加"才",其否定结构按照字面意义理解,是双重否定。如果"VP"不能双向可测,前一般不可加"才",则只能是羡余否定。这种区分标准在其他语言中也有反映,此外,羡余否定的形成与消极成分并无本质的联系。隐性否定意义上浮到句法层面,如果还受到其他句法等因素干扰,则不能上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