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 >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威海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3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收集同期采用安慰剂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于其发病6 h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治疗药物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γt-PA),剂量为0.9 mg/kg,总剂量≤90 mg,首先静脉推注10%剂量,剩下90%剂量在1 h内静脉缓缓滴注.对照组患者给安慰剂治疗,2组24 h后头颅CT检查未发现出血情况,则实施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14 d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的评价.采用修正的Rankin量表对患者的长期预后进行评估.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发生出血性转化4例,占8.0%,对照组发生出血性转化18例,占21.7%,对照组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低于治疗组,2组经统计学处理,出血性转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4,P<0.05).2组治疗后14 d时,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治疗后14 d时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为(1.3±0.2)分,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为(2.4±0.9)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0~1分者为38例(占46.9%),对照组14例(占28.0%),2组mRS评分0~1分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合并有脑微出血的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中,选择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血性转化的风险,但该治疗对患者的死亡率没有影响,并不增加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