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伤外科杂志》 >瞬时高加速度致舱内大鼠早期空间记忆障碍及其意义

瞬时高加速度致舱内大鼠早期空间记忆障碍及其意义

         

摘要

目的 观察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空间记忆变化,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 制作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坐姿)瞬时高加速度负载时脑损伤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组(致伤组)、800mgTNT爆炸当量致伤+座位悬空组(减震组),每组8只;利用wavebook516A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舱室内座位加速度大小,作为大鼠加速度负载评价指标;伤前7天为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训练期,伤后1小时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大鼠穿越平台次数(The number of times of crossing the platform)与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率(The percentage of the time spent on the target quadrant to the total swimming time);空间探索实验结束后大鼠被处死,取脑固定,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情况.结果 致伤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为(13109±1167)g,作用时间为(11.08±1.43)ms,减震组座位加速度峰值仅为(4.0±1.2)g,作用时间仅为(0.34±0.08)ms;穿越平台次数:对照组(4.75±1.75)次,减震组(3.88±1.13)次,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1.13±0.64)次存在显著差异(P<0.01);跨越目标象限时间占总游泳时间的百分率:对照组(53.93±13.72)%,减震组(49.60±10.75)%,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致伤组(22.20±10.82)%存在显著差异(P<0.01);尼氏染色示致伤组海马CA1区存在锥体细胞急性损伤或坏死性改变,而减震组、对照组则无此改变.结论 爆炸致密闭舱室内大鼠瞬时高加速度负载后早期可出现空间记忆障碍,这一结果有助于提高对装甲车辆触雷爆炸、底板未击穿时乘员仍可能遭受轻度创伤性颅脑损伤(mild-TBI)的认识,对临床医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87-490|共4页
  • 作者单位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40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外科,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322.81R651.1;
  •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密闭舱; 加速度; 空间记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