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胎鼠不同造血部位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胎鼠不同造血部位的形态学和组织化学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胚胎11.5 d(embryonic 11.5 d,E11.5)不同造血部位的解剖结构和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 cell,HSC)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定位和形态,探讨不同造血部位HSC的起源、迁移、扩增和发育机制.方法 运用尼氏(Nissl)染色、苏木精-伊红(htoxylin eosin,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IF)观察E11.5小鼠胎盘(placenta,PL)、卵黄囊(yolk sac,YS)、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胎肝(fetal liver,FL)和头部(head,Hd)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以及运用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PCR,detecting system,QPCR)检测HSC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 Nissl和H-E染色结果显示E11.5小鼠AGM区背主动脉、PL血管迷路、YS血管、Hd脑血管和FL血窦富含血细胞;CD34、CD45、CD133、c-kit、Sca-1和Runx1在不同造血部位均有表达(P<0.05),其中PL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造血部位(P<0.05);IF结果显示CD34在不同造血部位均有表达,YS血管和PL迷路血管呈强阳性;AGM区背主动脉和泌尿生殖嵴内皮细胞、Hd脑血管周围可见CD45呈弱阳性,而FL则显示CD45为阴性.c-kit和CD133在YS血管和PL迷路血管同为强阳性.结论 HSC产生关键时期,胚鼠PL和YS中HSC发育最旺盛.永久造血起源于小鼠胚内AGM区,而不同造血部位HSC的迁移与血管内皮细胞密切相关,HSC可能通过AGM区血管内皮迁移进入血液循环,首先到达PL的血管迷路,然后定植于FL,扩增或维持HSC.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