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演进逻辑

论中国古代咏物诗的演进逻辑

     

摘要

中国古代咏物诗创作范式之发展经历了“三变”:其初始形态是“比兴体咏物诗”,主导时段从屈原到鲍照;至齐梁“一变”而为“赋体咏物诗”,主导时段从沈约到李峤;至盛唐“二变”而为“赋比兴结合体咏物诗”,主导时段从杜甫到李商隐;至唐末“三变”而为“论体咏物诗”,主导时段从罗隐到两宋。经过“三变”这一周期,我国古代咏物诗的四种主要创作范式得以完备。宋元明清咏物诗基本没有超出这四种创作范式。但在咏物诗的演进中,因对咏物诗的“标题”———所咏对象的处置态度和处置方法不同,出现了三个极端:“尊题格”、“贬题格”、“着题格”。其中“着题格”影响最为深远,甚至成为宋元明清四朝咏物诗的主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