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通过可控干燥系统建立兔干眼模型

通过可控干燥系统建立兔干眼模型

         

摘要

[目的]旨在通过可控干燥系统建立一种由干燥环境引起的兔干眼模型.[方法]本研究共使用24只正常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燥环境组,每组12只.干燥环境组在可控干燥系统(CDS)中,其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温度分别保持在(22±4)%、3~4 m/s和23℃~25℃,而对照组则饲养在普通环境中,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温度分别在60%~70%、0.2 m/s和23℃~25℃.两组动物饲养14 d.在实验的第0、3、7、14天进行Schirmer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丽丝胺绿染色.第14天对动物施行安乐死,制备眼球组织切片,染色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评估角膜上皮厚度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结膜上皮中的MUC5AC蛋白表达水平;对眼表Caspase-3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眼表凋亡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第3、7、14天干燥环境组出现泪液分泌减少(P<0.001),同时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加和结膜丽丝胺绿染色增加(P<0.001).在第14天,对照组和干燥环境组的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58.0±7.2)μm和(47.8±7.6)μm,干燥环境组的角膜上皮厚度明显减低(P<0.05);结膜杯状细胞数量上对照组和干燥环境组分别为15±4和10±2,干燥环境组的数量明显减少(P<0.01);干燥环境组的结膜MUC5AC的表达量下降(与杯状细胞数量减少相一致);同时,干燥环境组的角膜上皮Caspase-3表达量明显增加,对照组和干燥环境组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17±2)%和(20±2)%(P<0.01).[结论]暴露于干燥环境会导致兔眼表上皮出现干眼症体征及病理性改变.利用可控干燥系统构建的兔干眼模型将有望成为研究干眼症发病机理的新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