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瘫痪患者并发症状性深静脉血栓(dee p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瘫痪并肢体红肿疼痛经静脉造影和(或)超声证实的DVT患者资料分析,并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同期收治的109例非DVT卒中患者,通过对比性别、年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因素,了解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院脑卒中后瘫痪患者症状性DVT的发病率为78/3203(2.44%),血栓形成均为瘫痪肢体,以下肢血栓形成(75例)较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的性别、卒中类型、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抽烟、饮酒、同型半胱氨酸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意识状态、瘫痪肢体肌力、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意识障碍、低肌力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意识状态、瘫痪肢体肌力是脑卒中后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干预及处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第6期|36-38|共3页
  • 作者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神经内科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神经内科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神经内科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神经内科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神经内科 53002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脑卒中; 瘫痪; 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