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抗战时期话剧介入下四川地区的川剧改良现象

抗战时期话剧介入下四川地区的川剧改良现象

         

摘要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四川地区戏剧生态变化的关键转折点。受“文艺救国”历史洪流的推动以及话剧强势介入的影响,川剧改良成为各界共识,特别是川剧界的迫切目标和必然选择。诸多川剧工作者在编演过程中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在川剧改良道路上贡献了可贵的力量,在与话剧工作者关于形式改良的理论分歧中也更加意识到川剧本体的独特价值,在扬弃中推动了川剧现代化进程。但川剧改良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诸多时装新戏较为粗糙,缺乏一定的艺术性,也未取得满意的市场反响。同时,川剧演出呈现一定低俗化商业化的趋势,未能获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究其原因,不仅受限于川剧的现代化改造理论困境,也深受市场环境影响,捐税繁多、民国政府管理加码等压力传导至演出环节,形成恶性循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